国学666 » 《鬼谷子》 » 决篇 >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原文解释

【原文】

决物note-name:决物1决物:决断事物的是非,好坏,成败,祸福等等。《左传 》:“卜以决疑。”《史记 》:“成败在于决断。”这里指决情定疑,果断决策。,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note-name:善其用福,恶其有患2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讨厌遇到祸患灾害。这里是说无论福祸,都应慎重考虑,再决定方法。害至于诱也note-name:害至于诱也3害至于诱也:#-666aa;之常情是趋利避害,所以要循循善诱,以了解真情做出正确决断。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note-name:去其利则不受也4去其利则不受也:无利可图则不接受。陶弘景注:“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受其决;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奇之所托note-name:奇之所托5奇之所托:奇计的依据和凭借。。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note-name:致疏远6致疏远:导致疏远。这句的意思是决断应该对要求决断者有利,不然就不被接受,最终导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note-name:离害7离害:遭受祸害。离,通罹,遭受之意。陶弘景注:“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受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凡此皆决事之失也。”者,此事之失。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666aa;处世,凡出谋划策决断事物,必是心中有疑难之事。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福利,不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祸患。作出决断前要先诱导出对方的实情,行动起来就不会有疑惑和偏颇。为对方决断要对其有利,如果对方不能有利就不会接受,这要借助于奇计的使用。如果决断总体上有利于对方,但暗地里对其有所损害,对方也不会接受,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疏远。所以,作出决断而不能使对方获益,甚至使对方遭受祸患,都是决断失误的表现。

原文翻译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666aa;处世,凡出谋划策决断事物,必是心中有疑难之事。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福利,不善于决断就会带来祸患。作出决断前要先诱导出对方的实情,行动起来就不会有疑惑和偏颇。为对方决断要对其有利,如果对方不能有利就不会接受,这要借助于奇计的使用。如果决断总体上有利于对方,但暗地里对其有所损害,对方也不会接受,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疏远。所以,作出决断而不能使对方获益,甚至使对方遭受祸患,都是决断失误的表现。

【原文注释】

〔1〕决物:决断事物的是非,好坏,成败,祸福等等。《左传 》:“卜以决疑。”《史记 》:“成败在于决断。”这里指决情定疑,果断决策。

〔2〕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讨厌遇到祸患灾害。这里是说无论福祸,都应慎重考虑,再决定方法。

〔3〕害至于诱也#-666aa;之常情是趋利避害,所以要循循善诱,以了解真情做出正确决断。陶弘景注:“有疑然后决,故曰必托于疑者。凡人之情,用福则善,有患则恶。福患之理未明,疑之所由生,故曰善其用福,恶其有患。然善于决疑者,必诱得其情,乃能断其可否也。”

〔4〕去其利则不受也:无利可图则不接受。陶弘景注:“怀疑曰惑,不正曰偏。决者能无惑,偏行者乃有通济,然后福利生焉。若乃去其福利,则疑者不受其决;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

〔5〕奇之所托:奇计的依据和凭借。

〔6〕致疏远:导致疏远。这句的意思是决断应该对要求决断者有利,不然就不被接受,最终导致疏远。

〔7〕离害:遭受祸害。离,通罹,遭受之意。陶弘景注:“言上之二者,或去利托于恶,疑者既不受其决,则所行罔能通济,故有失利罹害之败,凡此皆决事之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