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
年少争夸风月,场中波浪偏多。有钱无貌意难和,有貌无钱不可。就是有钱有貌,还须着意揣摩。知情识趣俏哥哥,此道谁人赛我?
这首词名为《西江月》,是风月机关中最要之论。常言道:“妓爱俏,妈爱钞。”所以子弟 [子弟——嫖客。] 行中,有了潘安般貌,邓通般钱,自然上和下睦,做得烟花寨内的大王,鸳鸯会上的主盟。然虽如此,还有个两字经儿,叫做“帮衬”。——帮者,如鞋之有帮;衬者,如衣之有衬。但凡做小娘 [小娘——这里指妓女。] 的,有一分所长,得人衬贴,就当十分。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嫌,以情度情,岂有不爱之理。——这叫做帮衬。风月场中,只有会帮衬的最讨便宜,无貌而有貌,无钱而有钱。假如郑元和 [郑元和——唐人传说故事:书生郑元和因热恋妓女李娃(宋元人传为李亚仙),以致穷困乞讨。后来李娃设法救护他,使他读书作了官。] 在卑田院 [卑田院——或作悲田院。佛教称贫穷为“悲田”。卑田院,相当于乞丐收容所。] 做了乞儿,此时囊箧俱空,容颜非旧,李亚仙于雪天遇之,便动了一个恻隐之心,将绣襦包裹,美食供养,与他做了夫妻。这岂是爱他之钱,恋他之貌?只为郑元和识趣知情,善于帮衬,所以亚仙心中舍他不得。你只看亚仙病中想马板肠汤吃,郑元和就把个五花马杀了,取肠煮汤奉之。只这一节上,亚仙如何不念其情。后来郑元和中了状元,李亚仙封为汧国夫人。《莲花落》打出万言策,卑田院变做了白玉楼。一床锦被遮盖,风月场中反为美谈。这是:
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黑铁生光。
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到了徽宗道君皇帝,信任蔡京、高俅、杨戬、朱勔之徒,大兴苑囿,专务游乐,不以朝政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而起,把花锦般一个世界,弄得七零八落。直至二帝蒙尘,高宗泥马渡江 [高宗泥马渡江——高宗(赵构),宋徽宗(赵佶)的儿子,封康王。金人灭北宋,把徽宗、钦宗掳去以后,金人追赶他,相传他骑了一匹马渡过长江;过江之后,才发现所骑的是一匹泥马。] ,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其中数十年,百姓受了多少苦楚。正是:
甲马丛中立命,刀枪队里为家。 杀戮如同戏耍,抢夺便是生涯。
内中单表一人,乃汴梁城外安乐村居住,姓莘,名善,浑家阮氏。夫妻两口,开个六陈铺儿 [六陈铺儿——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等六种粮食可以久藏,叫做“六陈”;粮食铺也叫做“六陈铺儿”。] 。虽则粜米为生,一应柴炭茶酒油盐杂货,无所不备,家道颇颇 [颇颇——“颇”字的重叠语;就是很,甚的意思。] 得过。年过四旬,止生一女,小名叫做瑶琴。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资性聪明。七岁上,送在村学中读书,日诵千言。十岁时,便能吟诗作赋。曾有《闺情》一绝,为人传诵。诗云:
朱帘寂寂下金钩,香鸭沉沉冷画楼。 移枕怕惊鸳并宿,挑灯偏恨蕊双头。
到十二岁,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若题起女工之事,飞针走线,出人意表。此乃天生伶俐,非教习之所能也。莘善因为自家无子,要寻个养女婿,来家靠老。只因女儿灵巧多能,难乎其配;所以求亲者颇多,都不曾许。不幸遇了金虏猖獗,把汴梁城围困,四方勤王之师虽多,宰相主了和议,不许厮杀。以致虏势愈甚。打破了京城,劫迁了二帝。那时城外百姓,一个个亡魂丧胆,携老扶幼,弃家逃命。
却说莘善领着浑家阮氏,和十二岁的女儿,同一般逃难的,背着包裹,结队而走。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担渴担饥担劳苦,此行谁是家乡;叫天叫地叫祖宗,惟愿不逢鞑虏 [鞑虏——这两字和后文中的“鞑子”,都是指金人。] 。正是: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正行之间,谁想鞑子到不曾遇见,却逢着一队败残的官兵。看见许多逃难的百姓,多背得有包裹,假意呐喊道:“鞑子来了!”沿路放起一把火来。此时天色将晚,吓得众百姓落荒乱窜,你我不相顾。败兵就乘机抢掠。若不肯与他,就杀害了。这是乱中生乱,苦上加苦。却说莘氏瑶琴,被乱军冲突,跌了一交,爬起来,不见了爹娘。不敢叫唤,躲在道傍古墓之中,过了一夜。到天明,出外看时,但见满目风沙,死尸横路。昨日同时避难之人,都不知所往。瑶琴思念父母,痛哭不已。欲待寻访,又不认得路径。只得望南而行。哭一步,捱一步。约莫走了二里之程,心上又苦,腹中又饥。望见土房一所,想必其中有人,欲待求乞些汤饮。及至向前,却是破败的空屋,人口俱逃难去了。瑶琴坐于土墙之下,哀哀而哭。自古道:无巧不成话。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那人姓卜,名乔,正是莘善的近邻;平昔是个游手游食,不守本分,惯吃白食、用白钱的主儿。人都称他是卜大郎。也是被官军冲散了同伙,今日独自而行。听得啼哭之声,慌忙来看。瑶琴自小相认,今日患难之际,举目无亲,见了近邻,分明见了亲人一般,即忙收泪,起身相见。问道:“卜大叔,可曾见我爹妈么?”卜乔心中暗想:“昨日被官军抢去包裹,正没盘缠。天生这碗衣饭,送来与我,正是奇货可居 [奇货可居——奇货,贵重的货物。居,囤积。就是说:把贵重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卖。] 。”便扯个谎,道:“你爹和妈,寻你不见,好生痛苦。如今前面去了。分付我道:‘倘或见我女儿,千万带了他来,送还了我。’许我厚谢。”瑶琴虽是聪明,正当无可奈何之际,君子可欺以其方 [君子可欺以其方——君子,过去一般指有道德的人。方,方正,正直;在情理中的道理。这句话是说:君子这类人很正直,相信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懂人家的坏心眼;坏人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欺骗他们。] ,遂全然不疑,随着卜乔便走。正是:
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卜乔将随身带的干粮,把些与他吃了,分付道:“你爹妈连夜走的。若路上不能相遇,直要过江到建康府,方可相会。一路上同行,我权把你当女儿,你权叫我做爹。不然,只道我收留迷失子女,不当稳便 [不当稳便——不大稳妥、妥当。] 。”瑶琴依允。从此陆路同步,水路同舟,爹女相称。到了建康府,路上又闻得金兀术四太子,引兵渡江。眼见得建康不得宁息。又闻得康王即位,已在杭州驻跸 [驻跸——皇帝出外住在那里叫做“驻跸”。跸,含有禁止行人、打扫道路及警卫等意。] ,改名临安。遂趁船到润州。过了苏常嘉湖,直到临安地面,暂且饭店中居住。也亏卜乔,自汴京至临安,三千余里,带那莘瑶琴下来。身边藏下些散碎银两,都用尽了,连身上外盖衣服 [外盖衣服——外面的衣服,即长衫一类的衣服。] ,脱下准 [准——兑换,抵偿。] 了店钱,止剩得莘瑶琴一件活货,欲行出脱 [出脱——出卖。] 。访得西湖上烟花王九妈家要讨养女,遂引九妈到店中,看货还钱。九妈见瑶琴生得标致,讲了财礼五十两。卜乔兑足了银子,将瑶琴送到王家。原来卜乔有智,在王九妈前,只说:“瑶琴是我亲生之女,不幸到你门户人家,须是软款 [软款——温柔缓和。] 的教训,他自然从顺,不要性急。”在瑶琴面前,又只说:“九妈是我至亲,权时把你寄顿他家。待我从容访知你爹妈下落,再来领你。”以此,瑶琴欣然而去。
可怜绝世聪明女,堕落烟花罗网中。
王九妈新讨了瑶琴,将他浑身衣服,换个新鲜,藏于曲楼深处;终日好茶好饭,去将息他,好言好语,去温暖他。瑶琴既来之,则安之。住了几日,不见卜乔回信。思量爹妈,噙着两行珠泪,问九妈道:“卜大叔怎不来看我?”九妈道:“那个卜大叔?”瑶琴道:“便是引我到你家的那个卜大郎。”九妈道:“他说是你的亲爹。”瑶琴道:“他姓卜,我姓莘。”遂把汴梁逃难,失散了爹妈,中途遇见了卜乔,引到临安,并卜乔哄他的说话,细述一遍。九妈道:“原来恁地 [恁地——如此的,这样的。] ,你是个孤身女儿,无脚蟹 [无脚蟹——螃蟹没有脚就走不成,比喻无依靠的女人。] 。我索性与你说了罢:那姓卜的把你卖在我家,得银五十两去了。我们是门户人家,靠着粉头过活。家中虽有三四个养女,并没个出色的。爱你生得齐整,把做个亲女儿相待。待你长成之时,包你穿好吃好,一生受用。”瑶琴听说,方知被卜乔所骗,放声大哭。九妈劝解,良久方止。自此九妈将瑶琴改做王美,一家都称为美娘,教他吹弹歌舞,无不尽善。长成一十四岁,娇艳非常。临安城中,这些富豪公子,慕其容貌,都备着厚礼求见。也有爱清标的,闻得他写作俱高,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弄出天大的名声出来,不叫他美娘,叫他做花魁娘子。西湖上子弟编出一只《挂枝儿》 [《挂枝儿》——民间歌曲名,内容多半是讲男女爱情的;明代冯梦龙辑有《挂枝儿》。] ,单道那花魁娘子的好处: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