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观止》 » 《左传》 > 阴饴甥对秦伯

阴饴甥对秦伯原文解释

原文(一)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note-name:圉(yǔ)1圉(yǔ):晋惠公太子姬圉。。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

翻译(一)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拜见秦穆公,双方在王城订立盟约。秦穆公问:“晋国国内的意见一致吗?”阴饴甥回答道:“不一致。普通百姓以失去国君为耻辱,并且为战死的亲#-666aa;感到深深的悲伤。他们不怕多征赋税,想要整#-666kk;备战以拥立圉做国君,说:‘一定要报仇,宁可屈从于西北外族。’君子爱戴国君而且知道他的罪过,他们也不怕多征赋税,想要整#-666kk;备战来等待秦国的命令,说:‘一定要报答恩德,死无二心。’国内因此意见不一。”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翻译(二)

秦穆公问:“国内认为国君的命运将会如何?”阴饴甥回答说:“普通百姓很是忧伤,说是国君不会被赦免了;君子就很看得开,他们认为国君一定会被放回来。普通百姓说:‘我们对待秦国太狠毒了,秦国岂能放国君回来?’君子说:‘我们已经知道罪过了,秦国必然放国君回来。背叛时就捉拿他,#-666hh;罪了就释放他,没有比这再宽厚的仁德了,没有比这再威严的惩罚了。#-666hh;罪的#-666aa;感怀仁德,有背叛之心的#-666aa;畏惧惩罚,通过这一次的事件,秦国就可以称霸于诸侯了。帮助惠公做了晋君而不使他安定,废去惠公的王位而不再立他为晋君,这样一来就会把让晋#-666aa;感怀的恩德变为他们#-666ee;中的怨恨,秦国大概不会这样做吧?’”

原文(三)

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note-name:七牢2七牢:古代招待诸侯的礼节,牛、羊、猪各一为一牢。焉。

翻译(三)

秦穆公说:“我正是这样想的。”于是改用宾馆来招待晋惠公,并馈送了牛、羊、猪各七头,表示尊敬。

原文翻译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

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拜见秦穆公,双方在王城订立盟约。秦穆公问:“晋国国内的意见一致吗?”阴饴甥回答道:“不一致。普通百姓以失去国君为耻辱,并且为战死的亲#-666aa;感到深深的悲伤。他们不怕多征赋税,想要整#-666kk;备战以拥立圉做国君,说:‘一定要报仇,宁可屈从于西北外族。’君子爱戴国君而且知道他的罪过,他们也不怕多征赋税,想要整#-666kk;备战来等待秦国的命令,说:‘一定要报答恩德,死无二心。’国内因此意见不一。”

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穆公问:“国内认为国君的命运将会如何?”阴饴甥回答说:“普通百姓很是忧伤,说是国君不会被赦免了;君子就很看得开,他们认为国君一定会被放回来。普通百姓说:‘我们对待秦国太狠毒了,秦国岂能放国君回来?’君子说:‘我们已经知道罪过了,秦国必然放国君回来。背叛时就捉拿他,#-666hh;罪了就释放他,没有比这再宽厚的仁德了,没有比这再威严的惩罚了。#-666hh;罪的#-666aa;感怀仁德,有背叛之心的#-666aa;畏惧惩罚,通过这一次的事件,秦国就可以称霸于诸侯了。帮助惠公做了晋君而不使他安定,废去惠公的王位而不再立他为晋君,这样一来就会把让晋#-666aa;感怀的恩德变为他们#-666ee;中的怨恨,秦国大概不会这样做吧?’”

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秦穆公说:“我正是这样想的。”于是改用宾馆来招待晋惠公,并馈送了牛、羊、猪各七头,表示尊敬。

【原文注释】

〔1〕圉(yǔ):晋惠公太子姬圉。

〔2〕七牢:古代招待诸侯的礼节,牛、羊、猪各一为一牢。

扩展阅读

【题解】

晋国、秦国同为春秋中期的强国,两国因争霸中原而矛盾突出。公元前645年,晋国和秦国在韩原(今陕西韩城)交战,结果晋国战败,国君晋惠公也成了秦#-666aa;的阶下囚。事后,秦穆公主张两国和解,晋国于是派阴饴甥去秦国讲和。此文写的正是阴饴甥出使秦国之事。

【解读】

穆公的两个问题看似漫不经心,实际是暗藏玄机,不过阴饴甥没有误中圈套,他说晋国有“小#-666aa;”与“君子”两类“不和”的观点,但这不是说晋国发生了内乱,而是表达了晋#-666aa;复仇的决心和对秦国送还晋惠公的期待。阴饴甥的这番话委婉曲折,看似无心,其实是针锋相对。此文刚柔并济,平和中见突兀,婉转中见奇崛,是一篇妙绝的外交辞令。

下一篇:子鱼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