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观止》 » 韩愈 > 应科目时与人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原文解释

原文(一)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note-name:(fén)1(fén):水边。,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note-name:品汇2品汇:类的意思。匹俦(chóu):相比。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note-name:陵3陵:大山。、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note-name:穷涸(hé)4穷涸(hé):处于缺水的困境。,不能自致乎水,为獭之笑者note-name:(bīn)獭(tǎ)5(bīn)獭(tǎ):生活在水边的小兽,善游泳,捕鱼为食。,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翻译(一)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天池的水边,长江的岸旁,据说有一种怪物,它不是普通的鳞甲类动物所能相比的。它得到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不困难。如果没有得到水,恐怕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虽然没有#guoxue666-com;高的山脉、巨大的丘陵、宽广的道路、特别的险阻成为阻碍,然而它也只能在干涸的水泽里挣扎,不能使自己到达有水的地方,十有八九会成为水獭所嘲笑的对象。这时候如果有一位有力气的#-666aa;,因为哀怜它的困顿而帮它移动迁徙,也许只是举手投足之劳就可以完成了。但此物却因其与众不同而自负,还说:“烂死在泥沙中,我也甘愿。要我俯首帖耳,摇尾乞怜,就绝非我的本愿。”所以即使是有力气的#-666aa;遇到他,也是熟视无睹。这怪物到底是死是活,实在是不能知道的了。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note-name:庸讵(jù)6庸讵(jù):怎,岂。,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翻译(二)

现在又有一位有力者出现在它的面前,它想暂且试着抬头号叫一次吧,怎知道这位有力量的#-666aa;不会哀怜它的困顿,而不计较一举手、一投足的劳动,把它转移到水中去呢?有力量的#-666aa;哀怜它,是命运的安排;不哀怜它,也是命运的安排。明白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但还是想号叫一声的,这也是命运所致吧。我目前的处境,实在与它有类似处。因此也就不顾自己的疏忽与愚笨的罪过,说出以上的言论,希望阁下也能对我的处境有所体察。

原文翻译

月、日,愈再拜:天池之滨,大江之,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天池的水边,长江的岸旁,据说有一种怪物,它不是普通的鳞甲类动物所能相比的。它得到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不困难。如果没有得到水,恐怕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虽然没有#guoxue666-com;高的山脉、巨大的丘陵、宽广的道路、特别的险阻成为阻碍,然而它也只能在干涸的水泽里挣扎,不能使自己到达有水的地方,十有八九会成为水獭所嘲笑的对象。这时候如果有一位有力气的#-666aa;,因为哀怜它的困顿而帮它移动迁徙,也许只是举手投足之劳就可以完成了。但此物却因其与众不同而自负,还说:“烂死在泥沙中,我也甘愿。要我俯首帖耳,摇尾乞怜,就绝非我的本愿。”所以即使是有力气的#-666aa;遇到他,也是熟视无睹。这怪物到底是死是活,实在是不能知道的了。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现在又有一位有力者出现在它的面前,它想暂且试着抬头号叫一次吧,怎知道这位有力量的#-666aa;不会哀怜它的困顿,而不计较一举手、一投足的劳动,把它转移到水中去呢?有力量的#-666aa;哀怜它,是命运的安排;不哀怜它,也是命运的安排。明白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但还是想号叫一声的,这也是命运所致吧。我目前的处境,实在与它有类似处。因此也就不顾自己的疏忽与愚笨的罪过,说出以上的言论,希望阁下也能对我的处境有所体察。

【原文注释】

〔1〕(fén):水边。

〔2〕品汇:类的意思。匹俦(chóu):相比。

〔3〕:大山。

〔4〕穷涸(hé):处于缺水的困境。

〔5〕(bīn)獭(tǎ):生活在水边的小兽,善游泳,捕鱼为食。

〔6〕庸讵(jù):怎,岂。

扩展阅读

【题解】

唐朝的科举制规定,考中进士的举子不能直接授予官职,还得参加#-666dd;科考试,考完后朝廷再封给官职。韩愈考中进士后,于次年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在考试之前,他写了这封给韦舍#-666aa;的信,希望对方能帮他做些宣传。在此文中,韩愈把自己比喻成“怪物”,它困于涸泽,却有很美好的愿望,即想有朝一日能在碧水清波之中大显身手。这篇文章表现了韩愈渴望能有一番作为的志向。

【解读】

本文用了暗喻的手法。篇中的“怪物”指的是韩愈自己,而能解救它的“有力者”指的是能举荐#-666aa;才的显贵,本篇写怪物和有力者的关系,其实是在说#-666aa;才与显贵的关系。怪物周围有水的时候,“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但是如果离开水,那就没有什么作为了,这是暗指#-666aa;才遇上困境而不能施展抱负。有力者有能力救怪物,而且是“一举手、一投足之劳”,可见人才能否被举荐,只在显贵们的一念之间。

清人金圣叹点评此文说:“亦无头,亦无尾,竟斗然写一怪物,一气直注而下,而其文愈曲。细#-666dd;之,中间却果有无数曲折,而其势愈直。此真奇笔怪墨也。”(《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七)

下一篇:送孟东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