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观止》 » 苏轼 >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原文解释

原文(一)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note-name:雪堂1雪堂: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在黄冈城外东坡所筑,他自号为“东坡居士”。堂在雪中建成,他又将四壁画上雪景,故名。,将归于临皋note-name:临皋2临皋:苏轼初到黄州的时候住在定惠院,那年的春天迁到临皋馆。。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note-name:顾3顾:看。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翻译(一)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走来,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666aa;跟从着我,经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我看见了地上的#-666aa;影,于是抬起头来,看到了一轮明月已经赫然挂在天上。我和客#-666aa;们相视而笑,便一边走一边唱和着。过了一会儿,我不#-666mm;叹息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儿这么亮,风儿这么清,叫我们如何消受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今天黄昏的时候,我网到了一条鱼,大大的嘴巴,小小的鳞片,样子很像是松江鲈鱼。可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到家后去与妻子商议。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好久了,就是用以应付你临时的需要的。”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note-name:巉(chán)4巉(chán):险峻。,披蒙茸note-name:蒙茸5蒙茸:杂乱的草丛。note-name:踞6踞:蹲。虎豹:指形状像虎豹的石头。虎豹,登虬龙note-name:虬龙7虬龙:指形状像虬龙的树木。,攀栖鹘之危巢note-name:鹘(hú)8鹘(hú):鸷鸟名,即隼。,俯冯夷note-name:冯夷9冯夷:水#-666nn;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note-name:玄10玄:黑色。缟(ɡǎo):白色。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翻译(二)

于是带了酒和鱼,又去赤壁下面游赏。江里的流水发出声响,江岸上的峭壁#guoxue666-com;达千尺。山峰高耸,月亮显得很小;江水落去,江石显露了出来。这才过了多少时日啊,而这江与山的面貌却变了很多,都让#-666aa;认不出了。我于是撩起衣襟,舍舟上岸,走在险峻的山路之上,拨开杂乱的野草;一会儿坐在形如虎豹的山石上,一会儿又爬上状如虬龙的古树,攀到高高的鹘鸟栖宿的窝,低头看水#-666nn;冯夷的宫府。那两位客#-666aa;竟不能跟上来。我放声长啸,啸声划过长空,草木为之震动,高山为之鸣响,深谷为之呼应,风为之吹起,水为之奔涌。我也默默地感到有些悲伤,随之又肃然而感到恐惧,再也不想在这阴森肃杀的地方停留。于是我们返回到江边小舟之上,把船撑到了江心,听凭它随水漂流,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休息。这时将近半夜了,环顾四周,江山一片寂寥。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从东飞来,翅膀有如车轮大小,黑裙白衣,戛然长鸣了一声,便掠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了。

原文(三)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note-name:畴昔11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翻译(三)

一会儿,客#-666aa;走了,我也沉沉睡去。梦中见到了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666hh;,轻快地从临皋亭下经过,他向我拱手行礼说:“这次的赤壁之游尽兴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的小船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笑,我也从梦中惊醒。打开房门一看,哪里还有他的踪影。

原文翻译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走来,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666aa;跟从着我,经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我看见了地上的#-666aa;影,于是抬起头来,看到了一轮明月已经赫然挂在天上。我和客#-666aa;们相视而笑,便一边走一边唱和着。过了一会儿,我不#-666mm;叹息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儿这么亮,风儿这么清,叫我们如何消受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今天黄昏的时候,我网到了一条鱼,大大的嘴巴,小小的鳞片,样子很像是松江鲈鱼。可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到家后去与妻子商议。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好久了,就是用以应付你临时的需要的。”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于是带了酒和鱼,又去赤壁下面游赏。江里的流水发出声响,江岸上的峭壁#guoxue666-com;达千尺。山峰高耸,月亮显得很小;江水落去,江石显露了出来。这才过了多少时日啊,而这江与山的面貌却变了很多,都让#-666aa;认不出了。我于是撩起衣襟,舍舟上岸,走在险峻的山路之上,拨开杂乱的野草;一会儿坐在形如虎豹的山石上,一会儿又爬上状如虬龙的古树,攀到高高的鹘鸟栖宿的窝,低头看水#-666nn;冯夷的宫府。那两位客#-666aa;竟不能跟上来。我放声长啸,啸声划过长空,草木为之震动,高山为之鸣响,深谷为之呼应,风为之吹起,水为之奔涌。我也默默地感到有些悲伤,随之又肃然而感到恐惧,再也不想在这阴森肃杀的地方停留。于是我们返回到江边小舟之上,把船撑到了江心,听凭它随水漂流,它停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休息。这时将近半夜了,环顾四周,江山一片寂寥。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从东飞来,翅膀有如车轮大小,黑裙白衣,戛然长鸣了一声,便掠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了。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一会儿,客#-666aa;走了,我也沉沉睡去。梦中见到了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666hh;,轻快地从临皋亭下经过,他向我拱手行礼说:“这次的赤壁之游尽兴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的小船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笑,我也从梦中惊醒。打开房门一看,哪里还有他的踪影。

【原文注释】

〔1〕雪堂: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在黄冈城外东坡所筑,他自号为“东坡居士”。堂在雪中建成,他又将四壁画上雪景,故名。

〔2〕临皋:苏轼初到黄州的时候住在定惠院,那年的春天迁到临皋馆。

〔3〕:看。

〔4〕巉(chán):险峻。

〔5〕蒙茸:杂乱的草丛。

〔6〕:蹲。虎豹:指形状像虎豹的石头。

〔7〕虬龙:指形状像虬龙的树木。

〔8〕鹘(hú):鸷鸟名,即隼。

〔9〕冯夷:水#-666nn;»

〔10〕:黑色。缟(ɡǎo):白色。

〔11〕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扩展阅读

【题解】

苏轼在秋夜游赏过赤壁之后,于当年的冬天再次游览此地,并写下了这篇文章。此文上来先写再次游赤壁的原因,然后写泛舟、登览赤壁时的见闻,最后写梦中见到羽化成仙的道士,借以表达自己超然脱俗的感想。本文与《前赤壁赋》呼应,都体现了苏轼旷达超脱的#-666aa;生境界。

【解读】

《后赤壁赋》借鹤与道士之梦,抒发作者心中的旷达今古之意。这篇文章长于写景,“句句如画、字字似诗”,作者通过夸张与渲染,使#-666aa;有身临其境之感,似有宇宙今日始开的情怀。文中描写江山胜景,巧用排比与对仗,不但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而且更增一#-666dd;情趣。

下一篇:三槐堂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