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十王列传 白话文翻译
光武帝刘秀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刘彊、沛献王刘辅、济南安王刘康、阜陵质王刘延、中山简王刘焉,许美人生楚王刘英,光烈阴皇后生明帝刘庄、东平宪王刘苍、广陵思王刘荆、临淮怀公刘衡、琅琊孝王刘京。
东海恭王刘彊。建武二年,光武帝立刘彊的母亲郭氏为皇后,立刘彊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郭皇后被废。从此以后,刘彊常惴惴不安,通过身边侍臣及其他诸侯王,多次向皇帝表达心意,愿意接受封国,作为藩臣,辅佐朝廷。光武帝不忍心就此废黜刘彊,延后几年,才答应刘彊的请求。建武十九年,光武帝封刘彊为东海王,建武二十八年,刘彊前往封国就位。光武帝认为,刘彊被废黜,并非自身有过失,加上刘彊离开太子位,前往封国就位,都符合礼制,于是诏命,增加刘彊的封国面积。东海国兼有鲁郡,有二十九个县。赐予刘彊虎贲、旄头,王宫可以设置钟虡,乘舆模仿天子。刘彊前往封国之前,多次上书,请求归还东海郡,又通过皇太子刘庄,辞让增加的封土。光武帝没有答应,只是对刘彊的谦让与以褒奖,将刘彊辞让的奏章,展示给朝中公卿看。西汉鲁恭王刘馀喜欢建造宫室,建起的灵光殿宏伟壮丽,此时还在。光武帝诏命刘彊在鲁地设都。中元元年,刘彊到京师朝见皇帝,跟随光武帝封禅泰山,留在京师。第二年春天,光武帝驾崩,当年冬天,刘彊返回封国。
明帝永平元年,刘彊生病。明帝派中常侍、钩盾令及太医,乘快马到东海国探视刘彊的病情。明帝下诏,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淮阳王刘延一起到东海国探视刘彊。临去世前,刘彊上疏谢恩:“臣蒙受先帝厚恩,受封为藩王,兼领两个封国的土地。封国内宫室礼乐,样样都与其他诸侯王不同,皇恩浩荡,臣无以报答。臣身体不好,连年生病,让陛下为臣的病情操心。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出于真情抚慰,多次派使者、太医令丞、方技术士前来探视,络绎不绝。臣蒙受陛下厚恩,不知该如何是好,内心自省,身体虚弱,气力衰竭,日夜困乏,看来不能再到京师朝觐皇帝,侍奉陛下,有负厚恩,将衔恨于黄泉。臣的疾病让皇太后、陛下操心,每当念及此,常悲泣不已。臣的儿子刘政,无德无能,难以继承封国,恳请陛下,归还东海郡。陛下哀怜臣,看到臣没有其他男儿,封臣的三个女儿为小侯,这也是臣昔日的想法。而今,天下刚刚举办国丧(注:光武帝驾崩),陛下要谨慎孝养皇太后,多多加餐。臣刘彊虚弱疲惫,言不尽意。奏请陛下代臣多谢其他诸侯王,恐怕不能再与他们相见了。”明帝看了上疏,悲恸不已,跟随太后,出洛阳城门,到津门亭举哀。派大司空(御史大夫)持符节,前往东海国主持丧事,派大鸿胪担任助理,派宗正、将作大匠操办丧葬事宜,赐予优厚的礼仪,有升龙、旄头、鸾辂、龙旗、虎贲武士上百人。明帝下诏,楚王刘英、赵王刘栩、北海王刘兴、馆陶公主、比阳公主及京师的皇亲国戚,外戚四姓夫人、小侯,到东海国参加葬礼。明帝追思刘彊,生前一贯为人谦和,生活俭朴,没有用厚葬,以免违背刘彊生前的愿望。特地诏令中常侍杜岑、东海王傅、国相:“东海王谦恭好礼,终生以德义自勉,朝廷馈送之物,一定要节省使用。衣服能遮蔽身体即可,冥器使用茅车、瓦器,物品低于规制,以此彰显恭王卓尔不群,特立独行。将作大匠负责修建陵寝庙园。”
刘彊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四岁,嗣子靖王刘政继位。刘政荒淫无道,品行恶劣,中山简王刘焉去世,刘政前往中山国参加葬礼,私下娶了中山简王的姬妾徐妃,又偷着娶了掖庭释放的女子。豫州刺史、鲁国相奏请皇帝处死刘政。明帝有诏,只是削去薛县。
刘政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嗣子顷王刘肃继位。和帝永元十六年,和帝封了刘肃的二十一个弟弟为列侯。刘肃为人谦恭,生活俭朴,谨守恭王制定的法度。安帝永初年间,西羌战乱尚未平定,刘肃向朝廷献上两千万钱,作为军饷。安帝元初年间,又献上缣帛一万匹,以助军饷。邓太后下诏予以褒奖。
刘肃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嗣子孝王刘臻继位。顺帝永建二年,顺帝封刘臻的两个弟弟刘敏、刘俭为乡侯。刘臻和弟弟蒸乡侯刘俭品行端正,为人敦厚,母亲去世,二人呕血哀伤,形销骨立,始终穿着黄底红边的丧服。兄弟二人追思父亲,父亲去世当年,因为年幼,举行丧礼有些欠缺,再次为父亲补办丧礼。刘臻为人敦厚,心地善良,常把封国的租税分送予同族叔伯兄弟。国相籍褒奏报朝廷,顺帝赞赏刘臻的美德,制诏书予大将军、三公、大鸿胪:“东海王刘臻以近支藩国之尊,年少时继承王爵,安享富贵,不知时事艰难。然而刘臻懂得克己礼让,率身谨奉礼仪,孝敬亲人,友睦亲族,极尽爱意。为父母送终,竭尽哀思,降低身份,模仿士人,居住在茅庐守丧三年。刘臻和睦兄弟,抚恤孤弱,至孝至纯,弘扬仁义,朕甚为嘉赏。朝廷教化百姓,应有劝善厉俗的榜样,刘臻以身垂范,可以作为国人表率。在以往,东平孝王刘敞兄弟,按照礼制行孝,为母亲服丧,朝廷为刘敞兄弟增加封邑,予以褒奖。《诗经》讲:‘终身奉孝,思念皇祖。’增加刘臻食邑五千户,增加刘俭食邑五百户,拓展封土,以资表彰。”
刘臻在位三十一年,去世,嗣子懿王刘祗继位。献帝初平四年,刘祗派儿子刘琬到长安奉上奏章,献帝封刘琬为汶阳侯,拜刘琬为平原国相。
刘祗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嗣子刘羡继位。刘羡在位二十年,魏文帝曹丕接受汉室禅让,封刘羡为崇德侯。
沛献王刘辅,建武十五年,受封为右冯翊公。建武十七年,郭皇后被废,贬为中山王太后,光武帝改封刘辅为中山王。中山国包括常山郡。建武二十年,光武帝又改封刘辅为沛王。当时,法网疏阔,受封的诸侯王仍然留在京师,有些诸侯王博取名誉,招揽四方宾客。寿光侯刘鲤,是更始帝的儿子,受到刘辅信任。刘鲤怨恨刘盆子杀害父亲,通过刘辅,结交门客,杀了刘盆子的哥哥式侯刘恭。刘辅受到牵连,被关押在诏狱,三天后,才释放出狱。此后,诸侯王的宾客有许多人因罪受到法律严惩。建武二十八年,刘辅来到封国就位。中元二年,光武帝封刘辅的儿子刘宝为沛侯。明帝永平元年,明帝又加封刘宝的弟弟刘嘉为僮侯。
刘辅为人严肃自矜,谨守国家法度,努力学习经书,特别喜欢京氏《易传》、《孝经》、《论语》、图谶,曾经写作《五经论》,被当时人称为《沛王通论》。在封国,刘辅处事谨慎,坚守节操,始终如一,被人称为贤王。明帝敬重刘辅,多次给予赏赐。
刘辅在位四十六年,去世,嗣子厘王刘定继位。章帝元和二年,章帝封刘定的十二个弟弟为乡侯。
刘定在位十一年,去世,嗣子节王刘正继位。和帝元兴元年,和帝封刘正的两个弟弟为县侯。
刘正在位十四年,去世,嗣子孝王刘广继位。刘广患有顽疾。安帝下诏,让刘广的祖母周氏兼领王府家事。周氏贤惠明礼,为人端庄,顺帝汉安年间去世。顺帝下诏:“沛王祖母太夫人周氏,禀赋贞淑,为人谨慎,以仁义教导诸侯王。派光禄大夫赐予王妃印绶。”
刘广在位三十五年,去世,嗣子幽王刘荣继位。刘荣在位二十年,去世,嗣子孝王刘琮继位。刘琮去世,嗣子恭王刘曜继位。刘曜去世,嗣子刘契继位。魏王曹丕接受汉室禅让,封刘契为崇德侯。
楚王刘英,建武十五年,受封为楚公,建武十七年,晋升爵位为诸侯王,建武二十八年,刘英来到封国就位。母亲许氏,在光武帝身边不能得宠,因此,刘英的封国最小,也比较贫穷。建武三十年,光武帝将临淮郡取虑县、须昌县划归楚国。在明帝还是太子时,刘英常依附太子,太子与刘英的关系很好。及至明帝即位,多次赏赐刘英。明帝永平元年,明帝加封刘英舅舅的儿子许昌为龙舒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