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淮南子》 » 第三卷 天文训 >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原文解释

【原文】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note-name:外景1外景:光芒在外,指火和太阳。;幽者含气note-name:含气2含气:吸收气体。者也,是故水曰内景note-name:内景3内景:光芒在内,指水和月亮。。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note-name:薄4薄:逼近。,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上天的构成是圆的,大地的构成是方的。方的大地主宰幽暗,圆的天穹主宰光明。光明的天吐散阳气,所以火和日的光照耀在外;幽暗的大地蕴含阴气,所以水和月的光泽会比较内藏。吐散阳气的管给予,蕴含阴气的管化育,因此阴阳二气#-666dd;别掌管化育和给予。阴阳二气相偏离,形成怒气便产生风;阴阳二气相交#-666ff;,便形成雨。阴阳二气相迫近,感应即成响雷,激荡而成闪电,散乱便成浓雾。如果阳气强盛,雾便散开成露水,如果阴气强盛,雾便凝结成霜雪。

原文翻译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阳施阴化。天之偏气,怒者为风;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

上天的构成是圆的,大地的构成是方的。方的大地主宰幽暗,圆的天穹主宰光明。光明的天吐散阳气,所以火和日的光照耀在外;幽暗的大地蕴含阴气,所以水和月的光泽会比较内藏。吐散阳气的管给予,蕴含阴气的管化育,因此阴阳二气#-666dd;别掌管化育和给予。阴阳二气相偏离,形成怒气便产生风;阴阳二气相交#-666ff;,便形成雨。阴阳二气相迫近,感应即成响雷,激荡而成闪电,散乱便成浓雾。如果阳气强盛,雾便散开成露水,如果阴气强盛,雾便凝结成霜雪。

【原文注释】

〔1〕外景:光芒在外,指火和太阳。

〔2〕含气:吸收气体。

〔3〕内景:光芒在内,指水和月亮。

〔4〕: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