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淮南子》 » 第八卷 本经训 > 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也,所以救…+

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也,所以救婬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陰陽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道德定于天下而民纯朴,则目不营于色,耳不婬于声,坐俳而歌谣,被发而浮游,虽有毛嫱、西施之色,不知说也,掉羽、武象,不知乐也,婬泆无别不生焉。由此观之,礼乐不用也。是故德衰然后仁生,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礼婬然后容饰。是故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之于详,未可与言至也。原文解释

【原文】

夫仁者,所以note-name:救1救:制止。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也,所以救婬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note-name:神明2神明:道德修养的最#guoxue666-com;境界。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陰陽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note-name:澹3澹:安定的样子。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道德定于天下而民纯朴,则目不note-name:营4营:被迷惑的样子。于色,耳不婬于声,坐俳而歌谣,被发而浮游,虽有毛嫱、西施之色,不知说也,掉羽、武象,不知乐也,婬泆无别不生焉。由此观之,礼乐不用也。是故德衰然后仁生,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礼婬然后容饰。是故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之于详,未可与言至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如此一来,社会之所以提倡仁爱,是用它来防范纷争的;提倡大义,是用它来解救#-666aa;的本性丧失的;提倡礼节,是用来规范#-666gg;乱的;提倡乐教,是用它来疏通忧愁的。依靠道体#-666nn;明来安宁天下,这样#-666aa;心就会返回到#-666aa;类初始的那种清静无欲的质朴境界;人心一旦返回到这种境界,社会民性就会变善;民性善良就会和天地自然阴阳融会一致,这样四时阴阳和谐有序、万物繁茂、财物充裕,百姓需求一旦满足,贪婪鄙陋、怨恨争斗也就不易滋生。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么仁义便可以不用了。用道德来安定天下,百姓就会纯真朴实,这样百姓眼睛就不易受美色迷惑、耳朵就不会被五音所惑乱,人们就可以安闲地坐着歌唱,披着长发而自由漫游,即使有毛嫱、西施这样的美女,也不知道喜欢,观看《掉羽》《武象》这样动人的舞乐,也不知道快乐,那种荒#-666gg;放荡、男女混杂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出,礼乐就可以不用了。因此德性沦丧而后仁产生,行为败坏而后义建立,和谐丧失后才用乐来调节,礼节混乱后才有仪容修饰。因此,知道精#-666nn;清明,然后才懂得道德是不足取的;懂得道德,而后才知道仁义是不值得推行的;知道仁义,然后才知道礼乐是不值得修治的。但如今却是相反:背弃了它的根本而去追求仁义礼乐这些末枝,放弃了要害而在细节上去探求,这样的人是不能和他谈论最精深的道理的。

原文翻译

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也,所以救婬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陰陽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道德定于天下而民纯朴,则目不营于色,耳不婬于声,坐俳而歌谣,被发而浮游,虽有毛嫱、西施之色,不知说也,掉羽、武象,不知乐也,婬泆无别不生焉。由此观之,礼乐不用也。是故德衰然后仁生,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礼婬然后容饰。是故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之于详,未可与言至也。

如此一来,社会之所以提倡仁爱,是用它来防范纷争的;提倡大义,是用它来解救#-666aa;的本性丧失的;提倡礼节,是用来规范#-666gg;乱的;提倡乐教,是用它来疏通忧愁的。依靠道体#-666nn;明来安宁天下,这样#-666aa;心就会返回到#-666aa;类初始的那种清静无欲的质朴境界;人心一旦返回到这种境界,社会民性就会变善;民性善良就会和天地自然阴阳融会一致,这样四时阴阳和谐有序、万物繁茂、财物充裕,百姓需求一旦满足,贪婪鄙陋、怨恨争斗也就不易滋生。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么仁义便可以不用了。用道德来安定天下,百姓就会纯真朴实,这样百姓眼睛就不易受美色迷惑、耳朵就不会被五音所惑乱,人们就可以安闲地坐着歌唱,披着长发而自由漫游,即使有毛嫱、西施这样的美女,也不知道喜欢,观看《掉羽》《武象》这样动人的舞乐,也不知道快乐,那种荒#-666gg;放荡、男女混杂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从这里可以看出,礼乐就可以不用了。因此德性沦丧而后仁产生,行为败坏而后义建立,和谐丧失后才用乐来调节,礼节混乱后才有仪容修饰。因此,知道精#-666nn;清明,然后才懂得道德是不足取的;懂得道德,而后才知道仁义是不值得推行的;知道仁义,然后才知道礼乐是不值得修治的。但如今却是相反:背弃了它的根本而去追求仁义礼乐这些末枝,放弃了要害而在细节上去探求,这样的人是不能和他谈论最精深的道理的。

【原文注释】

〔1〕:制止。

〔2〕神明:道德修养的最#guoxue666-com;境界。»

〔3〕:安定的样子。

〔4〕:被迷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