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尚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原文解释
【原文】
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1见证:明显的效应。也,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尚
2尚:通“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
3即鹿无虞:即:就。鹿:喻百姓。虞:虞#-666aa;,主管禽兽之官。,惟入于林中,君子几
4几:期望。,不如舍,往吝。”

【翻译】
道是万物的主导,德是对#-666aa;天性的扶助,仁是积累恩德的见证,义是同#-666aa;心相比照,而与众#-666aa;适宜相配#-666ff;。所以道消亡而后德被使用,德衰落而后仁义产生。所以上古之世体察道而不需要德,中古之世持守德而不需要安抚,末世之时国君谨慎小心只担心失去仁义。君子没有了仁义就无法生存下去,丧失了仁义就丧失了生存的条件;小人没有了嗜欲就无法生存下去,丧失了嗜欲就等于要他的命。所以君子害怕失掉仁义,小人则害怕失去利益。考察他们所害怕的,就知道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了。《周易》中说:“追逐鹿而得不到向导的帮助,就是追进深山老林也得不到。君子知道追不到鹿不如舍弃,因为继续追逐深入,危险就在前面。”
原文 | 翻译 |
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尚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 道是万物的主导,德是对#-666aa;天性的扶助,仁是积累恩德的见证,义是同#-666aa;心相比照,而与众#-666aa;适宜相配#-666ff;。所以道消亡而后德被使用,德衰落而后仁义产生。所以上古之世体察道而不需要德,中古之世持守德而不需要安抚,末世之时国君谨慎小心只担心失去仁义。君子没有了仁义就无法生存下去,丧失了仁义就丧失了生存的条件;小人没有了嗜欲就无法生存下去,丧失了嗜欲就等于要他的命。所以君子害怕失掉仁义,小人则害怕失去利益。考察他们所害怕的,就知道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了。《周易》中说:“追逐鹿而得不到向导的帮助,就是追进深山老林也得不到。君子知道追不到鹿不如舍弃,因为继续追逐深入,危险就在前面。” |
【原文注释】
〔1〕见证:明显的效应。
〔2〕尚:通“上”。
〔3〕即鹿无虞:即:就。鹿:喻百姓。虞:虞#-666aa;,主管禽兽之官。
〔4〕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