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可以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道可以自治,而不可以使人乱。虽有圣贤之宝,不遇暴乱之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汤、武之王也,遇桀、纣之暴也。桀、纣非以汤、武之贤暴也,汤、武遭桀、纣之暴而王也。故虽贤王,必待遇。遇者,能遭于时而得之也,非智能所求而成也。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布施而使仁无章,故士行善而不知善之所由来,民澹利而不知利之所由出。故无为而自治。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利二争者生,虽有贤者,弗能治。故圣人掩迹于为善,而息名于为仁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德可以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道可以自治,而不可以使人乱。虽有圣贤之宝1宝:这里指道。,不遇暴乱之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汤、武之王也,遇桀、纣之暴也。桀、纣非以汤、武之贤暴也,汤、武遭桀、纣之暴而王也。
翻译(一)
推行德行可以使自我得到修养,而不能够使#-666aa;暴虐;实行道术能够修治自身,而不能够使#-666aa;混乱。即使有圣贤的道德,但如没遇上残暴动乱的世道,道与德也只能用来保全自身,而不能靠它们称霸称王。

翻译(二)
汤、武之所以能称王天下,是因为碰上了桀、纣的残暴。桀、纣不是因为汤、武的贤圣而残暴的,汤、武倒是碰上了桀、纣的暴政才称王的。因此即使是圣贤,也必须等待一定的机遇才行。机遇就是指遇到时机能把握它,这不是靠智术才能寻求成#-666ii;的。君子修行而不谋求善名,布施恩惠但并不张扬自己的仁义,所以士推行善事却不知善事的来由,百姓得到了利益却不知利益从何处出现。
原文(三)
故无为而自治。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利二争者生,虽有贤者,弗能治。故圣人掩迹于为善,而息名于为仁也。
翻译(三)
因此顺应自然而自身便得到修治。反过来说,谋求善名就容易导致士#-666aa;们争夺名声,知道利益之本源就容易引起百姓争夺#-666ii;劳;争名夺利的风气一旦形成,就是有贤明的君王也是不容易治理好社会的。因此圣#-666aa;推行善事不留形迹,施行仁惠不留名声。
原文 | 翻译 |
德可以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道可以自治,而不可以使人乱。虽有圣贤之宝,不遇暴乱之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汤、武之王也,遇桀、纣之暴也。桀、纣非以汤、武之贤暴也,汤、武遭桀、纣之暴而王也。 | 推行德行可以使自我得到修养,而不能够使#-666aa;暴虐;实行道术能够修治自身,而不能够使#-666aa;混乱。即使有圣贤的道德,但如没遇上残暴动乱的世道,道与德也只能用来保全自身,而不能靠它们称霸称王。 |
故虽贤王,必待遇。遇者,能遭于时而得之也,非智能所求而成也。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布施而使仁无章,故士行善而不知善之所由来,民澹利而不知利之所由出。 | 汤、武之所以能称王天下,是因为碰上了桀、纣的残暴。桀、纣不是因为汤、武的贤圣而残暴的,汤、武倒是碰上了桀、纣的暴政才称王的。因此即使是圣贤,也必须等待一定的机遇才行。机遇就是指遇到时机能把握它,这不是靠智术才能寻求成#-666ii;的。君子修行而不谋求善名,布施恩惠但并不张扬自己的仁义,所以士推行善事却不知善事的来由,百姓得到了利益却不知利益从何处出现。 |
故无为而自治。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利二争者生,虽有贤者,弗能治。故圣人掩迹于为善,而息名于为仁也。 | 因此顺应自然而自身便得到修治。反过来说,谋求善名就容易导致士#-666aa;们争夺名声,知道利益之本源就容易引起百姓争夺#-666ii;劳;争名夺利的风气一旦形成,就是有贤明的君王也是不容易治理好社会的。因此圣#-666aa;推行善事不留形迹,施行仁惠不留名声。 |
【原文注释】
〔1〕宝:这里指道。
〔2〕章:章法。
〔3〕澹利:追逐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