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借风使篷图得幸福 随案了事买到便宜 第2节
张先生此时酒已半酣,说:“很是很是,依你的办法,就先收一百吊,下余的,明早再交。看上去今晚一堂可以了结,有我总不至给你上当。里面弄妥了,不怕外面有什么枝节。你老放一百二十个心,只恐怕你令正上堂,吓得说不出话,或是说叉了,那时本官收不得场,倒觉费事。我得在值堂上,同招房录供的再关照声,临时帮着些,你道好不好?”黄通理道:“这又费你的心,我那客堂,还不怕说不出话来。”张先生道:“如此更好,这事总过得去了,忙了这两天,你那令正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我还不曾明白,就会经官动府?”黄通理笑道:“你问我,我也问你。你听外面谣言所起,是甚来由?”只见张先生放下筷子,筛了酒,喝过一盅,提起旱烟袋,说道:“这些无头无脑的事,我们一年到头,不知有多少,那里去考教实在的来由?不多是糊糊涂涂的办过去。开头办不了,有的拖了几年,官也不问,我们也忘了;官若问起,或是上司查下来,也总有一个现成例套。不瞒你说,就是办完了,连我们也不知其中的所以然。要一天一天,一桩一桩的考教,不说无此心思,也那来这些功夫?却是妇人家除了奸盗蚁贩等案,像你令正这种奇事,倒难得遇着。”黄通理叹了一口气,见这张先生酒落欢肠,话颇坦直,虽然是个蠹吏,性情是亮,容易打伙的,便动了借篷使风的主意,将自己与黄绣球怎样发心,要怎样做事,并略略将黄绣球忽然开通的话一直说到那日出门看会以后情形。
张先生听来,觉得津津有味,说:“如此并没有什么犯法的事,况且女人放脚,好像奉过旨,本官也奉文出过告示,就怎么少见多怪,起了风波?可真意想不到。告诉你罢,这都是寻常无人在意,就如我,不是遇着你现在谈起,也只知女人放脚为奇,忘了是奉过旨,出过告示的,真也好笑。你这事可惜起先不曾碰着我,不然,实是一件美事,那里会弄到这样糟糕!”黄通理听得心中暗暗欢喜,想道:“不料因此倒得了一个可谈之人。古人云:“祸者福之倚。”将来借着这人,做开来,就有多少幸福。庸俗之见,最是势利难破,这人在衙门口看来很有手面,我们不妨借他手面,运动机关,或者他为我所化,顺了我们一边,那时办事的势力圈,就不怕不发达了。却是今日且不必同他深谈。”想罢,便与张先生加些殷懃,说:“连日幸会,等今晚此事停当之后,我再慢慢请教。彼此既已结识,请教的日子就很长。能得同尔学些公事,不至像此番受人之欺,那更好了。”张先生道:“这是容易,尔日间尽管请过来,我下午总在衙门里,舍下诠在衙门东边不远,一问无人不知的。”黄通理连连答应,喊上了饭,又谦逊了一回。
饭罢,一看对时表,已两点多钟,两人起身作别。张先生拱一拱手,说声:“叨扰,晚间到我刑房里坐了候着便是。”黄通理也还礼说道:“遵命遵命,大约晚饭后来不迟,诸事费心。”张先生道:“晚堂总在九点钟,你宁可早来点好。”黄通理答应着,各自散去。顺便又到了官媒家,看了黄绣球,如长彼短,说了些。黄绣球也着实高兴。出来,便回至家中。他两个孩子记挂着母亲,哭闹不休。黄通理说:“今晚明早,你母亲便回来了,好好的等着。”就与那照管的谈了几句,嘱咐了一遍。
待黄昏时,略吃了点饭,来至衙前,才七点半钟。张先生正在那里办公,说声:“请坐,一切事都已舒坦,大约再有点把钟,就要坐堂。你令正也就要带了来,先问一起已审未结的教案,快得很的。”果然一些时,听见传点发梆。又一些时,三梆升堂,张先生并不进去。黄通理跟着伺候的书办们先就进了宅门,在二堂下听审。只见中门开处,两个人捧着两盏羊角风灯引导于前,两个人,一拎水烟袋,一个垂着手,相随左右。那官升上公座,底下两旁红黑帽,吆喝一声。那官将朱笔提起来。就有一个隶役,推着一个罪犯,跪至案前。那官喝问道:“这几天本官已经查访明白,知道你们同伙很多,到底还有几个?当日在堂中闹事,到底动手的有几个?快老实讲!”旁边那书办也接口道“快供上来!”那罪犯才说得一句“老爷开恩”,这官已把惊堂一拍,说:“这个混帐东西,与我拉下去打。”不由分说,就有两个红班皂隶,横拖竖拽,将那犯按在地下,劈劈拍拍打至一二千板,放了起来,仍旧跪下。
那官便道:“你们这种可恶,可晓得教堂里的神甫老爷们,在地方上,皇上家叫督抚大人保护,督抚大人们责成我地方官保护,你们做百姓的,要怎样客礼相待才算安分。本官到任以来,就几次三番的传谕董事,出过告示,有一点点小事情,本官就派差弹压,生怕你们百姓吃亏,也算在你们百姓身上尽心的了。你们动不动,同那教民寻仇,无非是为了一只鸡,一只狗的事。虽然也有他们教民先起头的,究竟有他们神甫老爷去管,本官还要让他七分,你们倒无法无天,闹起事来。哄事之后,一哄而散,叫神甫老爷全把过处推在本官身上,说是失于防范,不善调和,一封信告诉了上司。上司一道札子,就吃住本官,要记过撤任,没了参了官,还要赔钱,身家都害在你们手里,可恨不可恨!”
如此怒气冲冲说了一大篇,带下去,又换了一两个人,都是问一两句话,就打个一千八百。这桩案子,原是未结,问过这一案,那官回头问书办道:“还有什么?”书办回说:“前三天饬拿的黄绣球,今早也发出谕单,随堂带审,现已伺候了。”那官说:“黄绣球?……哦……是件什么事情?”只见他背后走出一个家丁,唧唧咯咯的说上几句。书办在旁,也插上几句。黄通理此时格外留神,晓得这家丁必定是稿案二爷。起头听不清说什么,后来听得几句,说:“外边当这女子是女扮男装,起了谣言,实在是弄错的,可问不可问。吩咐下去,叫那女子具个结来存案,就完了。”那官便道:“很好。”一言甫出,书办已抱下案卷离开。又是一声吆喝,那官早就退堂。黄通理心下暗想:就这么希松了结,可见钱的力量真真不小。公门中事,真真可笑!忽又想道:“我真胡涂,怎么听审时,堂下并不见黄绣球?”于是急忙走入刑房。
张先生业已回寓,有人告诉他,说黄绣球原不曾来,张先生交代的,你明早随便写个保结,连那个东西一齐送到房科里,张先生在此等着,不要误事,当时就可到官媒家领回人去。”黄通理便也致谢告辞。一路上还有多少心口猜度的话与那些后文,须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