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列子》 » 杨朱篇 >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原文解释

原文(一)

杨朱曰:“伯成子高note-name:伯成子高1伯成子高:即伯益。古代嬴姓的祖先。相传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掌管山林之官)。一说他为禹所提拔,曾因助禹治水有#-666ii;,禹去世时传位于她,但他固辞不受,故下文说他“舍国而隐耕”。不以一note-name:毫2毫:细长而尖的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note-name:偏枯3偏枯:偏瘫,半身不遂。。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翻译(一)

杨朱说:“伯成子#guoxue666-com;不愿以一毛而有利于天下,因而舍弃王位,隐居耕田。大禹不愿将自己的身体据为己有,为自身谋利,因而劳累过度,半身不遂。古代的#-666aa;损伤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愿意给;而用普天下的财物都来奉养他一#-666aa;,他也不乐意要。#-666aa;人都不损伤自己的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做有利于天下的事情,然而天下大治。”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禽子note-name:禽子4禽子:即禽滑釐。属墨家,主张兼爱。故此文中有诘难杨朱“贵生”之辞。问杨朱曰:“note-name:去5去:本义为去掉、拔去,这里引申为取。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note-name:达6达:通晓事理,理解,明白。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note-name:一节7一节:身体的一部#-666dd;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note-name:有间8有间:片刻;有一会儿。

翻译(二)

禽子问杨朱说:“取你身上一根汗毛来救济天下,你愿意做吗?”杨子说:“天下本来就不是一根汗毛所能救济的。”禽子说:“假使能够救济,愿意做吗?”杨子没有应声。禽子出来告诉了孟孙阳。孟孙阳说:“你没有领会先生的心意,请让我来说说吧。有#-666aa;侵害你的肌肤而后给你一万金,你愿意做吗?”禽子说:“愿意做。”孟孙阳说:“有#-666aa;砍掉你一段肢体而后给你一个国家,你愿意做吗?”禽子一言不发,默默地待在那里有一阵子。

原文(三)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翻译(三)

孟孙阳说:“一根汗毛轻于肌肤,一片肌肤又轻于一段肢体,这是非常明白的。但是积累一根根汗毛就能成为肌肤,积累一片片肌肤就能成为一节肢体。一根汗毛固然只是整个身体中万#-666dd;之一的部#-666dd;,但难道就可以轻视它吗?”禽子说:“我无话来解释你提出的问题。但是若是拿你的这番话去问老聃、关尹,那么你的话就是正确的;若是用我的这番话去问大禹、墨翟,那么我的话就是正确的。”孟孙阳听罢,就回过头去同他的弟子谈论其他的事情去了。

原文翻译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说:“伯成子#guoxue666-com;不愿以一毛而有利于天下,因而舍弃王位,隐居耕田。大禹不愿将自己的身体据为己有,为自身谋利,因而劳累过度,半身不遂。古代的#-666aa;损伤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愿意给;而用普天下的财物都来奉养他一#-666aa;,他也不乐意要。#-666aa;人都不损伤自己的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做有利于天下的事情,然而天下大治。”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

禽子问杨朱说:“取你身上一根汗毛来救济天下,你愿意做吗?”杨子说:“天下本来就不是一根汗毛所能救济的。”禽子说:“假使能够救济,愿意做吗?”杨子没有应声。禽子出来告诉了孟孙阳。孟孙阳说:“你没有领会先生的心意,请让我来说说吧。有#-666aa;侵害你的肌肤而后给你一万金,你愿意做吗?”禽子说:“愿意做。”孟孙阳说:“有#-666aa;砍掉你一段肢体而后给你一个国家,你愿意做吗?”禽子一言不发,默默地待在那里有一阵子。

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孟孙阳说:“一根汗毛轻于肌肤,一片肌肤又轻于一段肢体,这是非常明白的。但是积累一根根汗毛就能成为肌肤,积累一片片肌肤就能成为一节肢体。一根汗毛固然只是整个身体中万#-666dd;之一的部#-666dd;,但难道就可以轻视它吗?”禽子说:“我无话来解释你提出的问题。但是若是拿你的这番话去问老聃、关尹,那么你的话就是正确的;若是用我的这番话去问大禹、墨翟,那么我的话就是正确的。”孟孙阳听罢,就回过头去同他的弟子谈论其他的事情去了。

【原文注释】

〔1〕伯成子高:即伯益。古代嬴姓的祖先。相传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掌管山林之官)。一说他为禹所提拔,曾因助禹治水有#-666ii;,禹去世时传位于她,但他固辞不受,故下文说他“舍国而隐耕”。

〔2〕:细长而尖的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3〕偏枯:偏瘫,半身不遂。»

〔4〕禽子:即禽滑釐。属墨家,主张兼爱。故此文中有诘难杨朱“贵生”之辞。

〔5〕:本义为去掉、拔去,这里引申为取。

〔6〕:通晓事理,理解,明白。

〔7〕一节:身体的一部#-666dd;

〔8〕有间:片刻;有一会儿。»

下一篇: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河阳,陶于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乃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鲧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事雠,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无人之忧苦者也。“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摄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桀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智足以距群下,威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所娱,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于死:此天民之逸荡者也。“纣亦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肆情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彼二凶也,生有从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虽称之弗知,此与株块奚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