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礼记》 » 乐记 >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原文解释

【原文】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note-name:承顺1承顺:承奉与顺从。。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note-name:错2错:错置,引申为施于。之天下无难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君子说:礼乐片刻不可以离身。追求用乐治理#-666aa;心,和易、正直、亲爱、诚信的心地就会油然而生。和易、正直、亲爱、诚信的心地产生就会感到快乐,心中快乐身体就会安宁,安宁则乐寿,长寿就会使#-666aa;像对天一样的信从,信极生畏,就会如奉#-666nn;灵。以乐治心,就能如天一样不言不语,民自信从;就能如#-666nn;一样从不发怒,民自敬畏。制乐是用来治理#-666aa;心的;治礼则是用来治身的。治身则容貌庄重恭敬,庄重恭敬则生威严。心中片刻不和不乐,卑鄙欺诈之心就会乘虚而入;外貌片刻不庄不敬,轻慢简易之心就会乘虚而入。所以乐是对内心起作用的;礼是对外貌起作用的。乐极平和,礼极恭顺。心中平和而又外貌恭顺,百姓瞻见其容颜面色就不会与他竞争,望见他的容貌就不会生简易怠慢之心。乐产生的品德的光耀在心中起作用,百姓无不承奉听从;礼产生的容貌举止的从容人理在外表起作用,百姓无不承奉顺从,所以说“懂得礼乐的道理,把它举而用之于天下,不会遇到难事”。

原文翻译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君子说:礼乐片刻不可以离身。追求用乐治理#-666aa;心,和易、正直、亲爱、诚信的心地就会油然而生。和易、正直、亲爱、诚信的心地产生就会感到快乐,心中快乐身体就会安宁,安宁则乐寿,长寿就会使#-666aa;像对天一样的信从,信极生畏,就会如奉#-666nn;灵。以乐治心,就能如天一样不言不语,民自信从;就能如#-666nn;一样从不发怒,民自敬畏。制乐是用来治理#-666aa;心的;治礼则是用来治身的。治身则容貌庄重恭敬,庄重恭敬则生威严。心中片刻不和不乐,卑鄙欺诈之心就会乘虚而入;外貌片刻不庄不敬,轻慢简易之心就会乘虚而入。所以乐是对内心起作用的;礼是对外貌起作用的。乐极平和,礼极恭顺。心中平和而又外貌恭顺,百姓瞻见其容颜面色就不会与他竞争,望见他的容貌就不会生简易怠慢之心。乐产生的品德的光耀在心中起作用,百姓无不承奉听从;礼产生的容貌举止的从容人理在外表起作用,百姓无不承奉顺从,所以说“懂得礼乐的道理,把它举而用之于天下,不会遇到难事”。

【原文注释】

〔1〕承顺:承奉与顺从。

〔2〕:错置,引申为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