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大望于民,民未厌其亲;殷人未渎礼,而求备于民;周人强民,未渎神,而赏爵刑罚穷矣。”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原文解释
【原文】
子曰:“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大望1望:奢望。于民,民未厌其亲;殷#-666aa;未渎礼,而求备于民;周#-666aa;强民,未渎#-666nn;,而赏爵刑罚穷矣。”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翻译】
孔子说:“夏代的政令清简,对#-666aa;民不苛求责备,赋税较轻,#-666aa;民尚怀有亲上之心。殷#-666aa;的礼法还算简约,但对人民苛求责备,赋税较重。周人设教,强迫人民遵循礼仪,虽尚未亵渎#-666nn;灵,而赏赐、晋爵、施刑之类的规定就已经穷极繁多了。”孔子说:“虞夏的政令清简,老百姓很少怨恨的。殷周的政令繁杂,老百姓受不了它的烦琐。”孔子说:“虞夏的质朴,殷周的文饰,都达到了极点。虞夏虽然也有文饰,但没有它的质朴多;殷周虽然也有质朴,但没有它的文饰多。”
【原文注释】
〔1〕望: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