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礼记》 » 聘义 >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致饔饩、还圭璋、贿赠、飨食燕,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原文解释

【原文】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note-name:私觌1私觌:私觌(dí),聘宾以私#-666aa;身份晋见主国君王。(dí)、致饔note-name:致饔2致饔:致饔(yōng),古代诸侯朝聘,入居馆舍后,主国向来宾赠送食品。(yōng)饩、还圭璋、贿赠、飨食燕,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主国接待聘宾,由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主君亲自用醴酒酬宾,聘宾又以个#-666aa;的名义拜访主国卿大夫,以个#-666aa;名义晋见主国君王;主君又派#-666aa;前往住处向聘宾馈送饔饩,退还聘宾作为信物奉献的圭璋;聘宾归国之前,主国的卿通过聘宾向聘君转赠一束纺绸;访问期间,主君要举行一次食礼和两次飨礼来招待聘宾,而举行燕礼的次数则没有一定。上述种种,都是为了表示宾主之间、君臣之间应有的礼数。所以,天子为诸侯订立制度:每年派大夫互相聘问,每三年派卿互相聘问,以礼来互相勉励。如果使者来聘时,礼节上有错误,主国君王就不亲自为使者举行飨礼和食礼,以此来使使者感到羞愧并激发他自我勉励。如果诸侯都能够以礼互相勉励,那就对外不会互相侵犯,对内不会互相欺凌。这就是天子为什么能够驾驭诸侯而不必使用武力,而使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方法。

原文翻译

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dí)、致饔(yōng)饩、还圭璋、贿赠、飨食燕,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主国接待聘宾,由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主君亲自用醴酒酬宾,聘宾又以个#-666aa;的名义拜访主国卿大夫,以个#-666aa;名义晋见主国君王;主君又派#-666aa;前往住处向聘宾馈送饔饩,退还聘宾作为信物奉献的圭璋;聘宾归国之前,主国的卿通过聘宾向聘君转赠一束纺绸;访问期间,主君要举行一次食礼和两次飨礼来招待聘宾,而举行燕礼的次数则没有一定。上述种种,都是为了表示宾主之间、君臣之间应有的礼数。所以,天子为诸侯订立制度:每年派大夫互相聘问,每三年派卿互相聘问,以礼来互相勉励。如果使者来聘时,礼节上有错误,主国君王就不亲自为使者举行飨礼和食礼,以此来使使者感到羞愧并激发他自我勉励。如果诸侯都能够以礼互相勉励,那就对外不会互相侵犯,对内不会互相欺凌。这就是天子为什么能够驾驭诸侯而不必使用武力,而使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方法。

【原文注释】

〔1〕私觌:私觌(dí),聘宾以私#-666aa;身份晋见主国君王。

〔2〕致饔:致饔(yōng),古代诸侯朝聘,入居馆舍后,主国向来宾赠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