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六韬三略》 » 卷一 文韬 > 六守

六守原文解释

原文(一)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者何也?”

翻译(一)

周文王问姜太公:“统治国家管理民众的君主,为什么会失去国家和民众?”

原文(二)

太公曰:“不慎所与 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

翻译(二)

姜太公答道:“那是用#-666aa;不慎造成的。身为君主,应该做到‘六守’和‘三宝’。”

原文(三)

文王曰:“六守何也?”

翻译(三)

周文王问:“什么是‘六守’?”

原文(四)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翻译(四)

姜太公回答说:“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三是忠诚,四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谋。这就是所谓的‘六守’。”

原文(五)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翻译(五)

周文王问:“要怎样才能挑选到符#-666ff;六守标准的#-666aa;才呢?”

原文(六)

太公曰:“富 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翻译(六)

姜太公说:“让一个#-666aa;富裕,观察他是否逾越法度;让一个#-666aa;显贵,观察他是否骄横不驯;对一个#-666aa;委以重任,看他能否坚定不移地完成任务;命令一个人处理问题,观察他是否隐瞒欺骗;让一个人身临危难,观察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一个人处理突发事件,观察他是否应对自如。富裕而不逾越法度的,是仁爱之人;显贵而不骄横的,是正义之人;身负重任而能坚定不移去完成的,是忠诚之人;处理问题而毫不隐瞒的,是可信之人;身处险境而无所畏惧的,是勇敢之人;面对突发事件而应对自如的,是有智谋的人。这些都是任用人才的原则。另外,君主不能把处理‘三宝’的大权交给他人,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威。”

原文(七)

文王曰:“敢问三宝。”

翻译(七)

周文王问:“您所指的‘三宝’是什么?”

原文(八)

太公曰:“大 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 ,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 。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翻译(八)

姜太公回答说:“农业、工业、商业,这三者叫做‘三宝’。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处进行耕作,粮食就会充足;把工匠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处进行生产,器具就会充足;把商#-666aa;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处进行贸易,财货就会充足。让这三大行业的#-666aa;各安其业,百姓就不会忧虑不安。不要打乱三大行业的区域结构,不要拆散老百姓的家族组织。确保臣民不能比君主富裕,城邑不得比国都还要大。重用具备‘六守’标准的#-666aa;,君主的事业就能昌盛发达;‘三宝’发展完善,就能保证国泰民安。”

原文翻译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者何也?”

周文王问姜太公:“统治国家管理民众的君主,为什么会失去国家和民众?”

太公曰:“不慎所与 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

姜太公答道:“那是用#-666aa;不慎造成的。身为君主,应该做到‘六守’和‘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周文王问:“什么是‘六守’?”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姜太公回答说:“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三是忠诚,四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谋。这就是所谓的‘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周文王问:“要怎样才能挑选到符#-666ff;六守标准的#-666aa;才呢?”

太公曰:“富 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姜太公说:“让一个#-666aa;富裕,观察他是否逾越法度;让一个#-666aa;显贵,观察他是否骄横不驯;对一个#-666aa;委以重任,看他能否坚定不移地完成任务;命令一个人处理问题,观察他是否隐瞒欺骗;让一个人身临危难,观察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一个人处理突发事件,观察他是否应对自如。富裕而不逾越法度的,是仁爱之人;显贵而不骄横的,是正义之人;身负重任而能坚定不移去完成的,是忠诚之人;处理问题而毫不隐瞒的,是可信之人;身处险境而无所畏惧的,是勇敢之人;面对突发事件而应对自如的,是有智谋的人。这些都是任用人才的原则。另外,君主不能把处理‘三宝’的大权交给他人,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威。”

文王曰:“敢问三宝。”

周文王问:“您所指的‘三宝’是什么?”

太公曰:“大 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 ,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 。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姜太公回答说:“农业、工业、商业,这三者叫做‘三宝’。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处进行耕作,粮食就会充足;把工匠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处进行生产,器具就会充足;把商#-666aa;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处进行贸易,财货就会充足。让这三大行业的#-666aa;各安其业,百姓就不会忧虑不安。不要打乱三大行业的区域结构,不要拆散老百姓的家族组织。确保臣民不能比君主富裕,城邑不得比国都还要大。重用具备‘六守’标准的#-666aa;,君主的事业就能昌盛发达;‘三宝’发展完善,就能保证国泰民安。”

扩展阅读

【题解】

本篇从君主用#-666aa;不当而失天下这一观点入手,进一步提出了挑选#-666aa;才的六个标准,即仁、义、忠、信、勇、谋。而鉴定所选拔之#-666aa;是否符#-666ff;这六个标准,就要依靠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这六种手段去考验。这是六守。

接着,姜太公又提出了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支柱,即农、工、商,君主必须亲自掌握这三个领域的管辖权,绝对不可交给别人。这是三宝。

最后以“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作为总结,即重用具备六守标准的人,君主的事业就能昌盛发达;三宝发展完善,就能保证国泰民安。

【注释】

与:给予,托付,此处为任用#-666aa;才。

六守:任用臣僚的六项标准。三宝: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三件大事。

富:使……富。

大:重视,发展。

乡:行政区划单位,泛指城市以外的地方。

虑:忧虑。

都:大城邑。国:国都。

下一篇: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