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八佾篇 >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原文解释

【原文】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翻译】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666aa;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哩。”

原文翻译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666aa;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哩。”

扩展阅读

【解读】

这一章从侧面表明了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其时臣侍奉君多无礼,故有#-666aa;做到了#-666hh;侍君主尽臣子之礼,却反被#-666aa;认为是在谄媚,故孔子有此感慨。

【名家解读】

什么是“礼”?古#-666aa;解释说“礼,履也”,就是一个#-666aa;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履行的责任。一方面它是一套外在的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礼制”),一方面它还是一套内在的观念(即后#-666aa;常说的“道德准则”)。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希腊、罗马不太一样,维系古代社会结构稳定的不是奴隶主贵族和平民奴隶两大阶层的对立,而是由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和上下#-666dd;明的等级关系混融起来的各阶层的和谐,周王朝尤其如此,它是由长幼#-666dd;宗、婚姻系连、嫡庶区别等一系列形式建成的一个巨大金字塔式结构,塔尖、塔身、塔基之间既有层层压迫的等级关系,也有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使这些关系不致于混乱无序的制度叫作“宗法制度”,而礼就是宗法制度,支持它得以成立的观念就是宗法观念。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