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哪个强一些?”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 |
【原文注释】
〔1〕:愈.胜过,超过。
〔2〕与:有两种解释:其一,同意、赞成;其二,和。此处取后一种说法。
扩展阅读
【解读】
颜回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学生,他不仅勤于学习,而且善于融会贯通,对一个道理领悟透彻,触类旁通,无所遗漏。就连素日以机敏聪慧著称的子贡都坦陈自己赶不上颜回,因为他自己对一个道理的领悟,虽有相当把握,但是还没有到透彻与周全的程度。孔子博闻广记,领悟力非凡,但还是认为自己和子贡在对道理的领悟和触类旁通上赶不上颜回。就老师不必各方面都胜过学生而言,孔子立下了表率。
【名家解读】
仁之表现为事#-666ii;。在孔子思想中,仁心之表现为事#-666ii;,以遂民之情,适民之欲。因而改造经济物质环境、建立社会秩序与政治制度等等适度满足#-666aa;群的普遍需求,如前述文化生活环境设计之部#-666dd;者,最易为吾#-666aa;所理解。盖此情与欲浮现于仁心之上层,其需要与满足,最易发现,亦最易认知。古今来政治家的心力,无不集中于此。孔子自不例外,故赞许管仲之#-666ii;曰:“如其仁!如其仁!”而孔子恓恓惶惶,志在行道,然具体言之,仍不外蕲求前述文化生活环境构想之全部实现,以顺其道德化的事功,而达到老安、少怀、友信的目的。尽管孔子和管仲对事功显现之层次境界有#guoxue666-com;低之不同,但他们都希望对事功有所创建,可以说殊无二致。于是孔门弟子中遂有事功派之产生,如子路、子贡、冉求、宰子、子张等,即其著者。
——林继平《孔子奠定中国#-666aa;文思想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