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6.26<u>宰我</u>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 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666aa;,如果别#-666aa;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666aa;’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人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
【原文注释】
〔1〕逝:去救的意思。
〔2〕罔:诬罔,愚弄。
扩展阅读
【解读】
因白天睡觉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一个有仁德的#-666aa;,如果别#-666aa;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666aa;,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没有正面地回答。他认为君子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不会陷自己于危险境地。然后批评宰我问的问题不道德,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