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原文解释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之1识(zhì):通“志”,记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666aa;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原文 | 翻译 |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666aa;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 |
【原文注释】
〔1〕识(zhì):通“志”,记住。、
扩展阅读
【解读】
作为励志的话,差不多为所有大小学生所熟知并成为一种力量。无疑,夫子在这三个方面,坚持一生,堪称万世师表,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老师。这一次,他自己也不自谦了,而是对自己做了中肯的认识和评价。默而识之,与其说是学习的方法,毋宁说是严谨的态度,对所学所历,需要的是一种默然的宁静,而非哗众取宠;学而不厌是自然的事情,一旦感到学习的乐趣,一旦由学习而打开自己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必然乐在其中,岂会生厌?至于诲#-666aa;不倦,对老师来说是箴言,普通#-666aa;就算了,你要絮絮叨叨教诲别#-666aa;,肯定会惹人生厌的!不过这样的态度令人感动,坚忍不拔地教诲别人,一定是以为自己有重要的道要传授,一定是觉得无论对方多么榆木疙瘩,总有开窍的一天。多么好的老师啊,哪里再去找这样的大智大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