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原文解释
【原文】
7.29 互乡难与言1注解[1]:互乡.地名,今在何处,已不可考。,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互乡这地方的#-666aa;难以同他们交谈,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弟子们都觉得疑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求上进,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呢?别#-666aa;修饰容仪而来要求上进,就应该赞成他的这种做法,而不要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原文 | 翻译 |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互乡这地方的#-666aa;难以同他们交谈,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弟子们都觉得疑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求上进,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呢?别#-666aa;修饰容仪而来要求上进,就应该赞成他的这种做法,而不要总是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
【原文注释】
〔1〕:互乡.地名,今在何处,已不可考。
扩展阅读
【解读】
孔子知道互乡这个地方的#-666aa;闭塞保守,很难打交道,很多道理可能行不通。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666aa;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与#-666aa;为善的处事态度和宽容精#-666nn;,对有进取之心的人加以鼓励,而不拘泥于别人过去的过失。正是抱着人皆可教,错皆可改,凡事“成人之美”的愿望,孔子才能有“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育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