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泰伯篇 >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原文解释

【原文】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note-name:校(jiào)1校(jiào):计较。。昔者吾友note-name:吾友2吾友:有#-666aa;说指颜渊。尝从事于斯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666aa;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666aa;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原文翻译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666aa;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666aa;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原文注释】

〔1〕校(jiào):计较。

〔2〕吾友:有#-666aa;说指颜渊。

扩展阅读

【解读】

这一章与前述“不耻下问”的思想是一致的。曾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了谦逊的学习态度。能够“问于不能”“问于寡”是明智的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666aa;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善于学习的#-666aa;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666aa;学习,也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学习态度,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虚怀若谷的态度。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忍让的精#-666nn;和宽阔的#-666ee;怀,这是值得学习的。这里曾子所说的“吾友”,当指孔门中德行、学问都很出众的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