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颜渊篇 >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原文解释

【原文】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note-name:浸润之谮(zèn)1浸润之谮(zèn):像水浸润物件一样逐渐传播的谗言。谮,诬陷。,肤受之愬note-name:肤受之愬(sù)2肤受之愬(sù):肤受之愬(sù),像皮肤感受到疼痛一样的诬告,即诽谤。愬,同“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原文翻译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原文注释】

〔1〕浸润之谮(zèn):像水浸润物件一样逐渐传播的谗言。谮,诬陷。

〔2〕肤受之愬(sù):肤受之愬(sù),像皮肤感受到疼痛一样的诬告,即诽谤。愬,同“诉”。

扩展阅读

【解读】

本章孔子论述的是明智的问题,它对处于领导地位的执政者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有道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能使无孔不入的谗言和诽谤行不通,那可真是明智而且有远见的#-666a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