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子路篇 >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原文解释

【原文】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note-name:襁1襁:襁(qiǎng),背负小孩所用的布兜子。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个小#-666aa;啊!樊迟这个#-666aa;!居于上位的#-666aa;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666hh;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幼子前来归#-666hh;,何必要自己来种庄稼呢?”

原文翻译

13.4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教如何种蔬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个小#-666aa;啊!樊迟这个#-666aa;!居于上位的#-666aa;爱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恭敬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道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666hh;从的;居于上位的人爱好诚信,老百姓就没有敢不诚实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四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幼子前来归#-666hh;,何必要自己来种庄稼呢?”

【原文注释】

〔1〕:襁(qiǎng),背负小孩所用的布兜子。

扩展阅读

【解读】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把克己复礼当成毕生事业。在孔子看来,如果为政者把精力放在生活的具体事务上,就是舍本逐末了。儒家认为社会有#-666dd;工,种庄稼蔬菜等耕作之事是小老百姓的#-666dd;内之事,而居官为政者则需要学习如何修身立德,重视礼、义、信。只要做好这些,百姓就会主动来归附。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于培养为政的#-666aa;才,因此以“文、行、忠、信”四科为教育内容,而种田种菜等劳动生产之事不在其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