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原文解释
原文(一)
14.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1南宫适(kuò):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孔子的学生。:“羿
2羿:羿(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寒浞所杀。善射,奡
3奡:奡(ào),古代一个大力士,传说是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
4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jì):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666nn;,教民种植庄稼。、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翻译(一)
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奡善于水战,都没有得到善终。禹和稷亲自耕作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

原文(二)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翻译(二)
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666aa;是君子啊!这个#-666aa;崇尚道德啊!”
原文 | 翻译 |
14.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 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奡善于水战,都没有得到善终。禹和稷亲自耕作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 |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 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666aa;是君子啊!这个#-666aa;崇尚道德啊!” |
【原文注释】
〔1〕南宫适(kuò):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孔子的学生。
〔2〕羿:羿(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寒浞所杀。
〔3〕奡:奡(ào),古代一个大力士,传说是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少康。
〔4〕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jì):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666nn;,教民种植庄稼。
扩展阅读
【解读】德行#guoxue666-com;于武力
南宫适向孔子的提问,从正反两个方面发出。他提到了两对相对立的#-666aa;物,一面是后羿和奡,另一面是大禹和后稷。后羿箭术高明,勇武非常,说起来他称王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最后被他的臣子寒浞杀了。奡天生#-666nn;力,能拖拽着巨船在陆地上行走,这样一个强大的#-666aa;,应该无#-666aa;能敌吧,但是他后来也没能善终,被少康诛杀了。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依靠武力迫使别人#-666hh;从,不仅不会获得成#-666ii;,还有可能像他们一样不得好死。大禹和后稷虽然不像后羿、奡那样身怀绝技,本领高强,但是他们规规矩矩地种田,谨慎地修养自己的德行,勤谨政务,宽待百姓,最后都得到了天下。大禹是自己为自己赢得了天下,后稷则是其子孙后代得到了周朝的天下,但都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
孔子并没有正面解答南宫适的疑虑,但对南宫适能看到这个问题表示了赞赏,他认为既然能看到两类人的不同,那就是领悟了“德行高于武力”的真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注重道德修养”,强调以自己高尚的德操感化周围的人,让人心悦诚#-666hh;,而不是靠武力压#-666hh;。关于这一点,孟子也说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对孔子思想的进步一阐述。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有时候总会遇到一种异己的力量。当双方的#-666dd;歧无法调和时,就会发生冲突,冲突激烈甚至会引发战争。要想解决冲突并获得最终的胜利,通常会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武力镇压,一个是道德感化。武力镇压的结果,要么是制服别人,要么是被人家征服。不管结果如何,失败者都不会服气,肯定会伺机报复。也就是说,武力不仅不能解决冲突,反而会陷入冤冤相报的可怕暴力循环。
周厉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君主之一。对他的暴政,百姓怨声四起。他不仅毫不收敛,还派人监听谁说他的坏话,一旦发现就杀无赦。这样一来,举国上下都不敢再对国事评头论足了,人们见了面也都不敢说话,而是互相递眼色。开始,百姓们慑于他的#-666gg;威敢怒不敢言。但是3年后(公元前842年),百姓们的忍耐被打破了,大家自发组织起来攻入王宫,把残暴的周厉王流放到彘地去了。周厉王的武力固然能暂时压迫人民,但他最终还是被人民推翻,一味地武力镇压,让他最终尝到被暴力驱赶的苦果。
只有提高道德修养,以德待人,别人才会对你心悦诚服。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这和唐代德化天下的政策是#-666dd;不开的。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常年为患北方,双方也不乏武力之争。后来,唐#-666kk;终于打败了突厥,但唐太宗并没有对突厥残部赶尽杀绝,而是将一百多名曾与大唐为敌的突厥降将任命为唐朝五品以上的将#-666kk;以及中郎将。同时,还允许突厥百姓迁入中原。这些举措,深得少数民族信任。息兵罢战后,西北各少数民族都获得和平与发展,他们对太宗皇帝十#-666dd;敬佩,#-666cc;同上表请求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很显然,唐太宗深知,赶尽杀绝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仇怨。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宽广#-666ee;怀和仁爱待人的政策,为唐朝的统治赢得了人心,一时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其实,孔子并不反对武力,只是不主张把武力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认为发生纠纷,要先以德服人,即便非得以武力服人了,也得尽快以德化安抚。国家间如此,企业间如此,放在个人身上也是如此。只有坚持“德行高于武力”,才能够赢得长期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