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原文解释
【原文】
14.12 子路问成人1成人:全#-666aa;'即完美无缺的人。,子日:“若臧武仲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他在齐国时,能预见齐庄公将败,不受其田邑。见《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
3卞庄子:鲁国的大夫,封地在卞邑,以勇气著称。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日:“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之中。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翻译】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完#-666aa;。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来增加他的文采,就可以算个完#-666aa;了。”孔子又说:“如今的完#-666aa;何必要这样呢?见到利益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时肯献出生命,长期处在贫困之中也不忘平生的诺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原文 | 翻译 |
14.12 子路问成人,子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日:“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完#-666aa;。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来增加他的文采,就可以算个完#-666aa;了。”孔子又说:“如今的完#-666aa;何必要这样呢?见到利益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时肯献出生命,长期处在贫困之中也不忘平生的诺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
【原文注释】
〔1〕成人:全#-666aa;'即完美无缺的人。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他在齐国时,能预见齐庄公将败,不受其田邑。见《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3〕卞庄子:鲁国的大夫,封地在卞邑,以勇气著称。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之中。
扩展阅读
【解读】
此章是讨论#-666aa;格完善的问题。在孔子看来,#-666aa;能兼具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冉求这四种#-666aa;的智、廉、勇、艺的优点,再加上礼乐的修养,就接近于完人了,这是非常#guoxue666-com;的标准,世间是难以有的。孔子又说,在现实中能做到重义轻利、勇于担当,而且要“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也就算是完人了。其“见利思义”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名家品论语】
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666aa;”,这时他就要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所以修德、完善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儒家学说,概括地说,可以称为“学做#-666aa;”的学问,儒学之道即是做#-666aa;之道,这是一种处世、应世的哲学,这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很切近的。做人的道理,可以由别人来指导,但真正的理解和体悟,则要靠自己。孔子学说的魅力就在于:它循循善诱,引导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洞彻。
——姜广辉《儒学的道德精#-666nn;及对它的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