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论语》 » 宪问篇 >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原文解释

【原文】

14.37 子曰:“贤者辟世note-name:辟(bì)1辟(bì):通“避",逃避。,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note-name:七人2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孔子说:“贤#-666aa;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孔子说:“这样做的#-666aa;有七位了。”

原文翻译

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说:“贤#-666aa;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孔子说:“这样做的#-666aa;有七位了。”

【原文注释】

〔1〕辟(bì):通“避",逃避。

〔2〕七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鲁少连。

扩展阅读

【解读】

这一章又一次表明了孔子重生全身的思想。这里讲的为#-666aa;处世的道理,在历史上是很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