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梦溪笔谈》 » 辩证二 > 桂枝之下无杂木

桂枝之下无杂木原文解释

【原文】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note-name:《杨文公谈苑》,江南后主1《杨文公谈苑》,江南后主:《杨文公谈苑》,记述北宋名家杨亿言论的著作;江南后主,南唐后主李煜,著名词#-666aa;徐锴note-name:徐锴2徐锴:徐锴(kǎi),字楚金,今江苏扬州#-666aa;,官至内史舍人,是著名的文学家。令以桂屑布砖缝中,宿草note-name:宿草3宿草:来年生的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螫note-name:辛螫4辛螫:辛螫(shì),毒蛇或者是毒虫用刺蜇#-666aa;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螫也。《雷公炮炙论》note-name:《雷公炮炙论》5《雷公炮炙论》:古时的医方书。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螯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杨文公谈苑》记述说南唐后主李煜因为厌恶清暑阁前面的杂草,徐锴便让#-666aa;将桂屑撒在地面上的砖缝里,多年生长的杂草便都死光了。并称《吕氏春秋》中记载“桂枝之下无杂木”,大概是说桂枝的味道能够蜇死草木的缘故。不过桂枝之所以能够杀掉草木,是因为它的自然习性,而非是用气味蜇死草木。《雷公炮炙论》中说:“将桂枝切成小丁状,并将小丁钉在其他的树木上,那么树木就会死去。”一个小丁是极其微小的,未必能够将大的树木蜇死,自然是因为它的本性和草木相互牵制的原因。

原文翻译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徐锴令以桂屑布砖缝中,宿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螫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螫也。《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螯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杨文公谈苑》记述说南唐后主李煜因为厌恶清暑阁前面的杂草,徐锴便让#-666aa;将桂屑撒在地面上的砖缝里,多年生长的杂草便都死光了。并称《吕氏春秋》中记载“桂枝之下无杂木”,大概是说桂枝的味道能够蜇死草木的缘故。不过桂枝之所以能够杀掉草木,是因为它的自然习性,而非是用气味蜇死草木。《雷公炮炙论》中说:“将桂枝切成小丁状,并将小丁钉在其他的树木上,那么树木就会死去。”一个小丁是极其微小的,未必能够将大的树木蜇死,自然是因为它的本性和草木相互牵制的原因。

【原文注释】

〔1〕《杨文公谈苑》,江南后主:《杨文公谈苑》,记述北宋名家杨亿言论的著作;江南后主,南唐后主李煜,著名词#-666aa;

〔2〕徐锴:徐锴(kǎi),字楚金,今江苏扬州#-666aa;,官至内史舍人,是著名的文学家。

〔3〕宿草:来年生的草。»

〔4〕辛螫:辛螫(shì),毒蛇或者是毒虫用刺蜇#-666aa;

〔5〕《雷公炮炙论》:古时的医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