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梦溪笔谈》 » 乐律一 > 制琴材料

制琴材料原文解释

【原文】

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又尝见越人陶道真畜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吴僧智和有一琴,瑟瑟徽碧note-name:瑟瑟徽碧1瑟瑟徽碧:黑绿色。瑟瑟,深绿色;徽,疑为霉,发黑的颜色。纹石为轸note-name:纹石为轸2纹石为轸:用带有花纹的石料制作弦柱。,制度、音韵皆臻妙。腹有李阳冰note-name:李阳冰3李阳冰:字少温,今河北赵县#-666aa;,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篆数十字,其略云:“南溟岛上得一木,名伽陀罗,纹如银屑,其坚如石,命工斲为此琴。”篆文甚古劲。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木坚如石,可以制琴,亦所未谕也。《投荒录》云:“琼管多乌樠、呿陀note-name:琼管,乌樠、呿陀4琼管,乌樠、呿陀:琼管,乌樠(mán)、呿陀(qùtuó),琼管,琼州;乌樠、呿陀,都是树名。,皆奇木。”疑“伽陀罗”即“呿陀”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琴虽然是用桐木制作的,然而必须是生长多年的桐木才行,等到桐木的质性都散失殆尽后,再用其制作出来的琴声音才激扬清脆。我曾经见过唐朝初期的路氏琴,桐木都已经枯朽了,似乎无法承受住手指弹拨的力量,而它发出的声音却是越加的清亮。又曾经看到过越#-666aa;陶道真收藏的一把越琴,相传是用古墓中的破烂棺材杉木制作而成的,琴声极其劲挺。吴地的僧#-666aa;智和有一张琴,黑绿色,用带有花纹的石料制作弦柱,样式、音韵都达到了极致的境地。琴身腹部还有李阳冰篆书的几十个字,大概意思为:“从南海的一座岛上得到了一种木材,名为伽陀罗,花纹犹如银屑,质地坚硬如石头,命令工匠削制成的这把琴。”篆文非常古朴强劲。制琴的材料都希望轻、松、脆、滑,称为四善。上述李阳冰所说的木头坚硬如石头,也可以制作成琴,这是让#-666aa;不明白的地方。《投荒录》中说:“琼州地区多乌樠、呿陀,都是比较珍奇的木材”。我怀疑“伽陀罗”就是“呿陀”。

原文翻译

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又尝见越人陶道真畜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吴僧智和有一琴,瑟瑟徽碧,纹石为轸,制度、音韵皆臻妙。腹有李阳冰篆数十字,其略云:“南溟岛上得一木,名伽陀罗,纹如银屑,其坚如石,命工斲为此琴。”篆文甚古劲。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木坚如石,可以制琴,亦所未谕也。《投荒录》云:“琼管多乌樠、呿陀,皆奇木。”疑“伽陀罗”即“呿陀”也。

琴虽然是用桐木制作的,然而必须是生长多年的桐木才行,等到桐木的质性都散失殆尽后,再用其制作出来的琴声音才激扬清脆。我曾经见过唐朝初期的路氏琴,桐木都已经枯朽了,似乎无法承受住手指弹拨的力量,而它发出的声音却是越加的清亮。又曾经看到过越#-666aa;陶道真收藏的一把越琴,相传是用古墓中的破烂棺材杉木制作而成的,琴声极其劲挺。吴地的僧#-666aa;智和有一张琴,黑绿色,用带有花纹的石料制作弦柱,样式、音韵都达到了极致的境地。琴身腹部还有李阳冰篆书的几十个字,大概意思为:“从南海的一座岛上得到了一种木材,名为伽陀罗,花纹犹如银屑,质地坚硬如石头,命令工匠削制成的这把琴。”篆文非常古朴强劲。制琴的材料都希望轻、松、脆、滑,称为四善。上述李阳冰所说的木头坚硬如石头,也可以制作成琴,这是让#-666aa;不明白的地方。《投荒录》中说:“琼州地区多乌樠、呿陀,都是比较珍奇的木材”。我怀疑“伽陀罗”就是“呿陀”。

【原文注释】

〔1〕瑟瑟徽碧:黑绿色。瑟瑟,深绿色;徽,疑为霉,发黑的颜色。

〔2〕纹石为轸:用带有花纹的石料制作弦柱。

〔3〕李阳冰:字少温,今河北赵县#-666aa;,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4〕琼管,乌樠、呿陀:琼管,乌樠(mán)、呿陀(qùtuó),琼管,琼州;乌樠、呿陀,都是树名。

下一篇:《虞美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