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城原文解释
【原文】
延州故丰林县城1丰林县城:今陕西延安宝塔区东侧。,赫连勃勃
2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夏朝政权的建立#-666aa;,属于匈奴族。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斸
3斸:斸(zhú),用镢头刨。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
4马面:依附于城墙上的女墙所建的作战棚。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今边城虽厚,而马面极短且疏,若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其间更多刓
5刓:刓(wán),削成圆形。其角,谓之“团敌
6团敌:从马面上将城墙下的敌#-666aa;赶成一团而将其消灭。”,此尤无益,全藉倚楼角以发矢石,以覆护城脚。但使敌人备处多,则自不可存立。赫连之城,深可为法也。

【翻译】
延州旧时的丰林县城,是赫连勃勃所建筑的,至今都称为“赫连城”。城墙犹如石头一般结实,用镢头刨还能够迸出火花。它的城墙并不是很厚,不过其马面却非常长而且很密。我亲自派#-666aa;去丈量过,马面都有四丈长,二者相距六七丈,因为马面布置得非常紧密,所以城墙并不需要太厚,#-666aa;力也是很难将其攻破的。我曾经亲眼看到过攻城的情景,如果马面比较长,那么就可以反射下面的攻城者,因为马面比较密集,那么炮石和箭矢就能够相互连接起来,敌#-666aa;到达城下,那么四面的箭矢、炮石就会相互交叉着落在他们的头上。一定要让敌人不能攻到城下,这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今虽然边城的城墙比较厚,马面却是极短而又布置疏松,如若敌人可以攻到城下,那么虽然城墙比较厚,最终还是会走向危亡之路。其间还有很多马面建成了圆角形,称为“团敌”,这尤其是没有益处的一点,马面全是凭借着楼角来发射箭矢、炮石,以此来覆盖整个城脚。只要让敌#-666kk;需要防备的地方多一点,他们攻到城下后自然就无法存立。赫连所建筑的城池,我深以为是可以效法的。
原文 | 翻译 |
延州故丰林县城,赫连勃勃所筑,至今谓之“赫连城”。紧密如石,斸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今边城虽厚,而马面极短且疏,若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其间更多刓其角,谓之“团敌”,此尤无益,全藉倚楼角以发矢石,以覆护城脚。但使敌人备处多,则自不可存立。赫连之城,深可为法也。 | 延州旧时的丰林县城,是赫连勃勃所建筑的,至今都称为“赫连城”。城墙犹如石头一般结实,用镢头刨还能够迸出火花。它的城墙并不是很厚,不过其马面却非常长而且很密。我亲自派#-666aa;去丈量过,马面都有四丈长,二者相距六七丈,因为马面布置得非常紧密,所以城墙并不需要太厚,#-666aa;力也是很难将其攻破的。我曾经亲眼看到过攻城的情景,如果马面比较长,那么就可以反射下面的攻城者,因为马面比较密集,那么炮石和箭矢就能够相互连接起来,敌#-666aa;到达城下,那么四面的箭矢、炮石就会相互交叉着落在他们的头上。一定要让敌人不能攻到城下,这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今虽然边城的城墙比较厚,马面却是极短而又布置疏松,如若敌人可以攻到城下,那么虽然城墙比较厚,最终还是会走向危亡之路。其间还有很多马面建成了圆角形,称为“团敌”,这尤其是没有益处的一点,马面全是凭借着楼角来发射箭矢、炮石,以此来覆盖整个城脚。只要让敌#-666kk;需要防备的地方多一点,他们攻到城下后自然就无法存立。赫连所建筑的城池,我深以为是可以效法的。 |
【原文注释】
〔1〕丰林县城:今陕西延安宝塔区东侧。
〔2〕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夏朝政权的建立#-666aa;,属于匈奴族。
〔3〕斸:斸(zhú),用镢头刨。
〔4〕马面:依附于城墙上的女墙所建的作战棚。
〔5〕刓:刓(wán),削成圆形。
〔6〕团敌:从马面上将城墙下的敌#-666aa;赶成一团而将其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