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翻译(一)
孟子说:“#-666aa;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原文(二)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翻译(二)
孟子说:“说#-666aa;家的坏话,有了后患,又怎么办呢?”
原文(三)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翻译(三)
孟子说:“仲尼不做太过#-666dd;的事。”
原文(四)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翻译(四)
孟子说:“有德行的#-666aa;,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要贯彻始终,只要义之所在,必定全力以赴。”
原文(五)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翻译(五)
孟子说:“有德行的#-666aa;,是能保持天真纯朴童心的#-666aa;。”
原文(六)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翻译(六)
孟子说:“光能(妥善)赡养父母,还算不了大事,只有能(妥善)给他们送终才可以当作大事。”
原文(七)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1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2,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翻译(七)
孟子说:“君子得到#guoxue666-com;深的造诣,所依循的正确方法,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获得。自觉地获得,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能左右逢源而取之不尽,所以君子要自觉地获得。”
原文 | 翻译 |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孟子说:“#-666aa;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 孟子说:“说#-666aa;家的坏话,有了后患,又怎么办呢?” |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 孟子说:“仲尼不做太过#-666dd;的事。” |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 孟子说:“有德行的#-666aa;,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要贯彻始终,只要义之所在,必定全力以赴。” |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孟子说:“有德行的#-666aa;,是能保持天真纯朴童心的#-666aa;。” |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 孟子说:“光能(妥善)赡养父母,还算不了大事,只有能(妥善)给他们送终才可以当作大事。” |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1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2,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孟子说:“君子得到#guoxue666-com;深的造诣,所依循的正确方法,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获得。自觉地获得,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就能左右逢源而取之不尽,所以君子要自觉地获得。” |
【原文注释】
〔1〕资:积。
〔2〕原:“源”的本字,字形像山崖边泉孔中有水涌出;而“源”是“原”的后起加形旁字,类似“暮”与“莫”、“燃”与“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