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凯风》何以不怨?”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原文解释
原文(一)
曰:“《凯风》1何以不怨?”
翻译(一)
公孙丑说:“《凯风》为什么不幽怨呢?”
原文(二)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2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3。’”
翻译(二)
答道:“《凯风》这篇诗,是由于母亲有小过失;《小弁》这一篇诗,却是由于父亲有大过失。父母的过失大,而不抱怨,那是更疏远父母;父母的过错小,却去抱怨,那是这#-666aa;容易动怒。更疏远父母是不孝,对父母动辄发怒也是不孝。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666aa;了,五十岁还依恋父母。’”
原文 | 翻译 |
曰:“《凯风》1何以不怨?” | 公孙丑说:“《凯风》为什么不幽怨呢?” |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2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3。’” | 答道:“《凯风》这篇诗,是由于母亲有小过失;《小弁》这一篇诗,却是由于父亲有大过失。父母的过失大,而不抱怨,那是更疏远父母;父母的过错小,却去抱怨,那是这#-666aa;容易动怒。更疏远父母是不孝,对父母动辄发怒也是不孝。孔子说:‘舜是最孝顺的#-666aa;了,五十岁还依恋父母。’” |
【原文注释】
〔1〕《凯风》:见于《诗经·国风·邶风》,是赞美孝子的一篇诗。
〔2〕不可矶:意思是稍微刺激就发大脾气;矶,音jī,激怒。
〔3〕慕: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