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曰:“不行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行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1;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翻译(一)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666aa;,那国家就会缺乏粮食;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国政荒废,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原文(二)
孟子曰:“不行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行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翻译(二)
孟子说:“不行仁道却能得到国家的,有这样的事;不行仁道却能得到天下的,从没有这样的事。”
原文 | 翻译 |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1;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666aa;,那国家就会缺乏粮食;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国政荒废,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
孟子曰:“不行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行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 孟子说:“不行仁道却能得到国家的,有这样的事;不行仁道却能得到天下的,从没有这样的事。” |
【原文注释】
〔1〕国空虚:指国内用度缺乏尤其是粮食缺乏。《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晏子谏曰:‘春秋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