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孟子》 » 尽心章句 » 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 >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也?言不…+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原文解释

原文(一)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1?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翻译(一)

问道:“怎样的#-666aa;才可以叫他好好先生呢?”答道:“(好好先生总是议论狂放之#-666aa;说:)‘为什么如此志大而夸夸其谈呢?说的挨不着做的,做的也挨不着说的。只是说,古#-666aa;哪,古人哪。’(又议论狷介之士说:)‘为什么这样落落寡欢愁眉苦脸呢?’(又说:)‘生在这个世界上,为这个世界做事,只要过得去便行了。’事事迎#-666ff;,处处讨好的人就是好好先生。”

原文(二)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翻译(二)

万章说:“全乡的#-666aa;都说他是个诚谨善良的#-666aa;,他也到处表现为是个诚谨善良的#-666aa;,孔子竟把他看作戕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答道:“这种人,要非难他,却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来;要讥刺他,却也没什么可讥刺,他只是向世间通行的恶俗看齐,和这个污秽的世界#-666ff;流,居家好像忠诚老实,行动好像清正廉洁,大家也都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正确,但是不能和他一道走上尧舜的大道,所以说他是戕害道德的人。

原文(三)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2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翻译(三)

孔子说过,厌恶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狗尾巴草,因为怕它把禾苗弄乱了;厌恶满嘴仁义行为相反的#-666aa;,因为怕他把义搞乱了;厌恶巧舌如簧辩才无碍的#-666aa;,因为怕他把信实搞乱了;厌恶郑国的乐曲,因为怕它把雅乐搞乱了;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把大红色搞乱了;厌恶好好先生,就因为怕他把道德搞乱了。君子使一切事物回到经常正道就可以了。经常正道不被歪曲,老百姓就会振奋兴起;老百姓振奋兴起,就没有邪恶了。”

原文翻译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1?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问道:“怎样的#-666aa;才可以叫他好好先生呢?”答道:“(好好先生总是议论狂放之#-666aa;说:)‘为什么如此志大而夸夸其谈呢?说的挨不着做的,做的也挨不着说的。只是说,古#-666aa;哪,古人哪。’(又议论狷介之士说:)‘为什么这样落落寡欢愁眉苦脸呢?’(又说:)‘生在这个世界上,为这个世界做事,只要过得去便行了。’事事迎#-666ff;,处处讨好的人就是好好先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万章说:“全乡的#-666aa;都说他是个诚谨善良的#-666aa;,他也到处表现为是个诚谨善良的#-666aa;,孔子竟把他看作戕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答道:“这种人,要非难他,却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来;要讥刺他,却也没什么可讥刺,他只是向世间通行的恶俗看齐,和这个污秽的世界#-666ff;流,居家好像忠诚老实,行动好像清正廉洁,大家也都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正确,但是不能和他一道走上尧舜的大道,所以说他是戕害道德的人。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2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孔子说过,厌恶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狗尾巴草,因为怕它把禾苗弄乱了;厌恶满嘴仁义行为相反的#-666aa;,因为怕他把义搞乱了;厌恶巧舌如簧辩才无碍的#-666aa;,因为怕他把信实搞乱了;厌恶郑国的乐曲,因为怕它把雅乐搞乱了;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把大红色搞乱了;厌恶好好先生,就因为怕他把道德搞乱了。君子使一切事物回到经常正道就可以了。经常正道不被歪曲,老百姓就会振奋兴起;老百姓振奋兴起,就没有邪恶了。”

【原文注释】

〔1〕踽踽凉凉:落落寡欢的样子;踽,音jǔ。

〔2〕反经:归于经常;反,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