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修身 >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徧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原文解释

【原文】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徧物不博、note-name:辩1辩:同“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note-name:耗2耗:失。。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note-name:彼3彼:借为“非”。智无察,在身而note-name:情4情:为“惰”之形讹。,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note-name:戴5戴:同“载”。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者,未尝有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意志不坚强的#-666aa;他的思想不会明达;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会有善果。拥有财富而不肯#-666dd;#-666aa;的,也不值得和他相交;遵守道义不专一,辨别事物不能从大处着眼,辨别是非不清楚的#-666aa;,也不值得和他来往。根基不牢固的必然会出现危机,有勇气而不注重修养的人,他以后一定堕落,源头浑浊的水流不会清澈,行为不诚实的人,名声必定会受损伤。名声不会凭空而来,荣誉不会自己增长。#-666ii;成名就,名誉不可虚假,是由于自我反省、从自身修养中取得的。致力于空谈而行动迟缓,即使能言善辩,也不会有人相信。出力多而自诩其#-666ii;劳的人,即使辛劳也无所可取。真正有智慧的人心里明明白白,嘴上却不多说,努力做事而不夸耀自己,因此名扬天下。说话不在多少,而在有无智慧,不在华丽,而在思路是否清晰。因此,有智慧又能明察的人,如果十#-666dd;懒惰,那就不能长久保持美德。善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留也留不住,#guoxue666-com;尚的如果自身不能申辩的,就不能树立;名声不能轻易得到,荣誉也不能用巧诈的方式获得,君子必须是言行#-666ff;一的。而利欲熏心,轻易忘记名声,却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则是从来没有过的。

原文翻译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徧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者,未尝有也。

意志不坚强的#-666aa;他的思想不会明达;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会有善果。拥有财富而不肯#-666dd;#-666aa;的,也不值得和他相交;遵守道义不专一,辨别事物不能从大处着眼,辨别是非不清楚的#-666aa;,也不值得和他来往。根基不牢固的必然会出现危机,有勇气而不注重修养的人,他以后一定堕落,源头浑浊的水流不会清澈,行为不诚实的人,名声必定会受损伤。名声不会凭空而来,荣誉不会自己增长。#-666ii;成名就,名誉不可虚假,是由于自我反省、从自身修养中取得的。致力于空谈而行动迟缓,即使能言善辩,也不会有人相信。出力多而自诩其#-666ii;劳的人,即使辛劳也无所可取。真正有智慧的人心里明明白白,嘴上却不多说,努力做事而不夸耀自己,因此名扬天下。说话不在多少,而在有无智慧,不在华丽,而在思路是否清晰。因此,有智慧又能明察的人,如果十#-666dd;懒惰,那就不能长久保持美德。善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留也留不住,#guoxue666-com;尚的如果自身不能申辩的,就不能树立;名声不能轻易得到,荣誉也不能用巧诈的方式获得,君子必须是言行#-666ff;一的。而利欲熏心,轻易忘记名声,却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则是从来没有过的。

【原文注释】

〔1〕:同“辨”。

〔2〕:失。

〔3〕:借为“非”。

〔4〕:为“惰”之形讹。

〔5〕:同“载”。

下一篇:沈攸之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