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所染 >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note-name:佚1佚:同“逸”,安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翻译(一)

国君能够稳定地统治一个国家,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他的举措#-666ff;乎道理。举措#-666ff;乎道理是由于所受的影响得当。所以,会做国君的,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使用干部,而对官中政事轻松处理。而不善于做国君的#-666aa;,则劳#-666nn;伤身,心烦意乱,然而国家却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不知道治国要领,是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得当。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note-name:创作比周2创作比周:兴风作浪乱结私#-666bb;,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note-name:堪3堪:当读为“湛”,浸染之意。,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翻译(二)

不仅国君有受影响的情况,士#-666aa;也是这样。一个#-666aa;,如果他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畏惧法令,那么他的家族就会一天天富裕,身体也日益安康,名声也一天天光耀,居官治政也就#-666ff;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666aa;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如果都喜欢夸耀,兴风作浪,结#-666bb;营私,那么他的家族就日益受损,自身也日益危险,名声也日益受辱没,居官从政失去正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就是这样。《诗经 》上说:“一定要选择#-666ff;适的染料”,谨慎地选择染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翻译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国君能够稳定地统治一个国家,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他的举措#-666ff;乎道理。举措#-666ff;乎道理是由于所受的影响得当。所以,会做国君的,主要精力用于选拔使用干部,而对官中政事轻松处理。而不善于做国君的#-666aa;,则劳#-666nn;伤身,心烦意乱,然而国家却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国要领的缘故。不知道治国要领,是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得当。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不仅国君有受影响的情况,士#-666aa;也是这样。一个#-666aa;,如果他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畏惧法令,那么他的家族就会一天天富裕,身体也日益安康,名声也一天天光耀,居官治政也就#-666ff;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666aa;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交的朋友如果都喜欢夸耀,兴风作浪,结#-666bb;营私,那么他的家族就日益受损,自身也日益危险,名声也日益受辱没,居官从政失去正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人就是这样。《诗经 》上说:“一定要选择#-666ff;适的染料”,谨慎地选择染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注释】

〔1〕:同“逸”,安逸。

〔2〕创作比周:兴风作浪乱结私#-666bb;

〔3〕:当读为“湛”,浸染之意。

下一篇:刘邦与郦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