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1馈:通“匮”,缺乏。,五谷不收谓之饥。
翻译(一)
粮食,是#-666aa;们所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君用以养活自己和民众的物质。所以如果百姓失去生存的依赖,国君也就没有了供给;百姓没有东西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粮食生产储备这件事就不能不努力去做,田地不能不尽力耕作,粮食的使用不可不节俭。粮食全部丰收,那么各种美味都能让国君尽享;如果有一种粮食绝收,国君就不能尽情享受。一谷不收叫作馑,二谷不收叫作旱,三谷不收叫作凶,四谷不收叫作匮,五谷不收叫作饥。

原文(二)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2禀食:只供饭吃。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
3五分之五:疑作“五#-666dd;之三”。;大夫彻县
4县:通“悬”,此指钟磬等悬挂的乐器。,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
5雍:当作“饔”,指早餐和晚餐。食而不盛;彻骖騑,涂
6涂:通“途”。涂不芸:道路不加整修。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翻译(二)
遇到馑年,做官的自大夫以下都减去俸禄的五#-666dd;之一;遇到旱年,就减去俸禄的五#-666dd;之二;遇到凶年,就减去俸禄的五#-666dd;之三;遇到匮年,就减去俸禄的五分之四;遇到饥年,那么全部没有俸禄,只供给饭吃。所以一个国家遇到凶饥,国君就减去鼎食的五分之三,大夫撤去悬挂的乐器,读书#-666aa;不上去种地,国君上朝的衣#-666hh;虽旧,不更新重做;接待诸侯的客#-666aa;、邻国的使者,早餐、晚餐都不丰盛,驾车的四匹马撤掉左右两匹,道路不加修理,马不喂粮食,婢妾不穿丝绸。这些表明匮乏到极点了。
原文 | 翻译 |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 粮食,是#-666aa;们所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君用以养活自己和民众的物质。所以如果百姓失去生存的依赖,国君也就没有了供给;百姓没有东西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粮食生产储备这件事就不能不努力去做,田地不能不尽力耕作,粮食的使用不可不节俭。粮食全部丰收,那么各种美味都能让国君尽享;如果有一种粮食绝收,国君就不能尽情享受。一谷不收叫作馑,二谷不收叫作旱,三谷不收叫作凶,四谷不收叫作匮,五谷不收叫作饥。 |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 遇到馑年,做官的自大夫以下都减去俸禄的五#-666dd;之一;遇到旱年,就减去俸禄的五#-666dd;之二;遇到凶年,就减去俸禄的五#-666dd;之三;遇到匮年,就减去俸禄的五分之四;遇到饥年,那么全部没有俸禄,只供给饭吃。所以一个国家遇到凶饥,国君就减去鼎食的五分之三,大夫撤去悬挂的乐器,读书#-666aa;不上去种地,国君上朝的衣#-666hh;虽旧,不更新重做;接待诸侯的客#-666aa;、邻国的使者,早餐、晚餐都不丰盛,驾车的四匹马撤掉左右两匹,道路不加修理,马不喂粮食,婢妾不穿丝绸。这些表明匮乏到极点了。 |
【原文注释】
〔1〕馈:通“匮”,缺乏。
〔2〕禀食:只供饭吃。
〔3〕五分之五:疑作“五#-666dd;之三”。
〔4〕县:通“悬”,此指钟磬等悬挂的乐器。
〔5〕雍:当作“饔”,指早餐和晚餐。
〔6〕涂:通“途”。涂不芸:道路不加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