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尚同(中) > 今天下之人曰:“方今之时,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

今天下之人曰:“方今之时,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而天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子墨子曰:“方今之时之以正长,则本与古者异矣。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也。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不善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故遂以为五杀。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罔罟之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是以先王之书《相年》之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天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此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故古者圣王之为若此。原文解释

原文(一)

今之人曰:“方今之时,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而天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子墨子曰:“方今之时之以正长,则本与古者异矣。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也。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note-name:练1练:与“灵”“命”一声之转。,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不善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故遂以为五杀。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翻译(一)

现在天下的#-666aa;都说:“当今天下的各种行政长官还没有废除,而天下却发生混乱,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现代的行政长官,根本就和古代不同,就好像有苗制订五刑那样。古代的圣王制定五刑,用来治理天下;有苗制定五刑,却用来扰乱天下。这难道就是刑法不好吗?只不过是不善于适当运用刑法罢了。所以先王留下来的书籍《吕刑》上这样记载:‘苗民不#-666hh;从政令,就制定刑罚。他们制定了五种意在杀戮的刑罚,也叫正法。’这就是说,善于运用刑罚可以治理百姓,不善用刑罚就变成五种杀刑了。这难道是刑法不好吗?这是运用刑律不得当,所以就变成了五种杀刑。所以先王的书《术令》(即《说命》)记载说:‘#-666aa;之口,可以产生好事,也可以产生战争。’这说的就是善用口的,可以产生好事;不善用口的,就可以产生谗贼战争。这难道是口不好吗?是由于不善用口,所以就变成谗贼战争。”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罔罟之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是以先王之书《相年》之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note-name:辩2辩:通“辨”,#-666dd;设。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天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note-name:错3错:通“措”。之也。将此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故古者圣王之为若此。

翻译(二)

所以古时候设置行政长官,是拿来治理#-666aa;民的。就好像丝线有总头、渔网有钢绳一样,他们是用来管束天下#-666gg;暴之徒,并使之与上面协同一致的。因此在先王的书中、用老年#-666aa;的话说过:“建立国家,设立都城,于是做帝王君王,但不能因而骄恣。用大夫师长辅佐,但不能因此逸乐。唯以普遍#-666dd;别治理上天的公平之道。”这就是说古代上天、鬼#-666nn;建设国都,设置行政长官,并不是为了提#guoxue666-com;他们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使他们过富贵#-666gg;佚的生活,而是让他们给万民兴利除害,使贫者富,使民少者众,使危者安,使乱者治。所以古代圣王的作为是这样的。

原文翻译

今之人曰:“方今之时,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而天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子墨子曰:“方今之时之以正长,则本与古者异矣。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也。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不善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故遂以为五杀。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现在天下的#-666aa;都说:“当今天下的各种行政长官还没有废除,而天下却发生混乱,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现代的行政长官,根本就和古代不同,就好像有苗制订五刑那样。古代的圣王制定五刑,用来治理天下;有苗制定五刑,却用来扰乱天下。这难道就是刑法不好吗?只不过是不善于适当运用刑法罢了。所以先王留下来的书籍《吕刑》上这样记载:‘苗民不#-666hh;从政令,就制定刑罚。他们制定了五种意在杀戮的刑罚,也叫正法。’这就是说,善于运用刑罚可以治理百姓,不善用刑罚就变成五种杀刑了。这难道是刑法不好吗?这是运用刑律不得当,所以就变成了五种杀刑。所以先王的书《术令》(即《说命》)记载说:‘#-666aa;之口,可以产生好事,也可以产生战争。’这说的就是善用口的,可以产生好事;不善用口的,就可以产生谗贼战争。这难道是口不好吗?是由于不善用口,所以就变成谗贼战争。”

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罔罟之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是以先王之书《相年》之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天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此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故古者圣王之为若此。

所以古时候设置行政长官,是拿来治理#-666aa;民的。就好像丝线有总头、渔网有钢绳一样,他们是用来管束天下#-666gg;暴之徒,并使之与上面协同一致的。因此在先王的书中、用老年#-666aa;的话说过:“建立国家,设立都城,于是做帝王君王,但不能因而骄恣。用大夫师长辅佐,但不能因此逸乐。唯以普遍#-666dd;别治理上天的公平之道。”这就是说古代上天、鬼#-666nn;建设国都,设置行政长官,并不是为了提#guoxue666-com;他们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使他们过富贵#-666gg;佚的生活,而是让他们给万民兴利除害,使贫者富,使民少者众,使危者安,使乱者治。所以古代圣王的作为是这样的。

【原文注释】

〔1〕:与“灵”“命”一声之转。

〔2〕:通“辨”,#-666dd;设。

〔3〕:通“措”。

下一篇:今王公大人之为刑政则反此:政以为便譬、宗于父兄故旧,以为左右,置以为正长。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民也,是以皆比周隐匿,而莫肯尚同其上。是故上下不同义。若苟上下不同义,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沮暴。何以知其然也? 曰: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赏,吾将赏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赏,则众之所非。曰:人众与处,于众得非,则是虽使得上之赏,未足以劝乎!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罚,吾将罚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曰:人众与处,于众得誉,则是虽使得上之罚,未足以沮乎!若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若有正长与无正长之时同,则此非所以治民一众之道。 故古者圣王唯而审以尚同,以为正长,是故上下情请为通。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是以数千万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赏之;数千万里之外,有为不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罚之。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先王之言曰:“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助己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即其举事速成矣。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