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非攻(下) >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天下之所同意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意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天、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原文解释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note-name:中1中:#-666ff;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之所同意note-name:注解[2]2注解[2]: “意”为“义”字之误。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note-name:注解[3]3注解[3]: “免”即“勉”,勉力。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note-name:度4度:考虑、筹谋。也,必顺虑note-name:顺虑5顺虑:审慎考虑。顺,通“慎”。其意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note-name:注解[6]6注解[6]: “成”为“诚”之假借字。,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天、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墨子说道:当今天下所称道赞扬的道义,将是什么样呢?是他在上能符#-666ff;上天的利益,在中能符#-666ff;#-666nn;的利益,在下能符#-666ff;#-666aa;民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赞誉它呢?还是它在上不能符合上天的利益,在中不能符合鬼#-666nn;的利益,在下不能符合#-666aa;民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赞誉它呢?即使是最愚蠢的#-666aa;,也必定会说:“是它在上能符合上天的利益,在中能符合鬼#-666nn;的利益,在下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所以人们才赞誉它。”现在天下所#-666cc;同遵循的道义,是圣王的法则。现今天下的诸侯,大概还有很多在尽力做攻战兼并,那就只是仅有誉义的虚名,而不考察道义的实际。这就好比瞎子与正常人,一同能叫出白黑的名称,却不能辨别那个物体一样,这难道能说会辨别吗?所以古时的智者为天下谋划,必先考虑此事是否合乎义,然后去做它。行为依义而动,则号令不疑而速通于天下,诚然都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又顺从了上天、鬼神、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智者之道。所以古时仁人享有天下,必然反对大国攻伐的说法,使天下统一和睦,总领四海之内,于是率领天下百姓务农,以臣礼事奉上天、山川、鬼神。给人民的好处很多,#-666ii;劳又大,所以上天赏赐他们,鬼神使他们富裕,人们赞誉他们,使他们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声与天地并列,至今不废。这就是智者之道,也是先王之所以能有天下的原因。

原文翻译

子墨子言曰:今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愚之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之所同意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意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天、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墨子说道:当今天下所称道赞扬的道义,将是什么样呢?是他在上能符#-666ff;上天的利益,在中能符#-666ff;#-666nn;的利益,在下能符#-666ff;#-666aa;民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赞誉它呢?还是它在上不能符合上天的利益,在中不能符合鬼#-666nn;的利益,在下不能符合#-666aa;民的利益,所以大家才赞誉它呢?即使是最愚蠢的#-666aa;,也必定会说:“是它在上能符合上天的利益,在中能符合鬼#-666nn;的利益,在下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所以人们才赞誉它。”现在天下所#-666cc;同遵循的道义,是圣王的法则。现今天下的诸侯,大概还有很多在尽力做攻战兼并,那就只是仅有誉义的虚名,而不考察道义的实际。这就好比瞎子与正常人,一同能叫出白黑的名称,却不能辨别那个物体一样,这难道能说会辨别吗?所以古时的智者为天下谋划,必先考虑此事是否合乎义,然后去做它。行为依义而动,则号令不疑而速通于天下,诚然都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又顺从了上天、鬼神、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智者之道。所以古时仁人享有天下,必然反对大国攻伐的说法,使天下统一和睦,总领四海之内,于是率领天下百姓务农,以臣礼事奉上天、山川、鬼神。给人民的好处很多,#-666ii;劳又大,所以上天赏赐他们,鬼神使他们富裕,人们赞誉他们,使他们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声与天地并列,至今不废。这就是智者之道,也是先王之所以能有天下的原因。

【原文注释】

〔1〕#-666ff;

〔2〕: “意”为“义”字之误。

〔3〕: “免”即“勉”,勉力。

〔4〕:考虑、筹谋。

〔5〕顺虑:审慎考虑。顺,通“慎”。

〔6〕: “成”为“诚”之假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