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非命(下) >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 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子墨子 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note-name:辩1辩:通“辨”。,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

翻译(一)

墨子说:凡是发表言论,撰写论著,不能不事先确定原则。若不先确定原则,就好像把测时仪器放在运转的陶轮上。我认为虽然也有早晚不同的概念,而实际上终究无法确定是早是晚,所以发表言谈进行著述有三个大的原则。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note-name:请2请:通“情”,实情。。恶乎用之?发而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

翻译(二)

什么是三大原则?墨子说:有考察其本原的,有审度其事故的,有运用于实践的。如何考察其本原?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事迹;如何推究呢?要向下考察百姓的日常事实。如何实践呢?把它用作刑法政令,从中看看国家百姓#-666aa;民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三大原则。

原文翻译

子墨子 言曰:凡出言谈,则必可而不先立仪而言。若不先立仪而言,譬之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焉也,我以为虽有朝夕之辩,必将终未可得而从定也,是故言有三法。

墨子说:凡是发表言论,撰写论著,不能不事先确定原则。若不先确定原则,就好像把测时仪器放在运转的陶轮上。我认为虽然也有早晚不同的概念,而实际上终究无法确定是早是晚,所以发表言谈进行著述有三个大的原则。

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乎国,察万民而观之。此谓三法也。

什么是三大原则?墨子说:有考察其本原的,有审度其事故的,有运用于实践的。如何考察其本原?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事迹;如何推究呢?要向下考察百姓的日常事实。如何实践呢?把它用作刑法政令,从中看看国家百姓#-666aa;民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三大原则。

【原文注释】

〔1〕:通“辨”。

〔2〕:通“情”,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