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耕柱 >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note-name:三棘六异1三棘六异:即三翮(hé)六翼,九鼎之别名。,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之良宝也。今用义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之良宝也。”

翻译(一)

墨子说:“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这些都是诸侯所说的良宝。它们可以使国家富强、#-666aa;民增多、刑政得到治理、社稷安定吗?#-666aa;们会回答说:不能。之所以认为义是贵重良宝,是因为它们可以使#-666aa;得到利益。而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不能给人利益,所以这些都不是天下的良宝。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叶公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note-name:若之何2若之何:怎么样。?”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叶公未得其问note-name:也3也:当作“之”。,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note-name:是4是:当作“之”。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

翻译(二)

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666aa;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义之所以是贵重良宝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使#-666aa;民得利,而义可以使#-666aa;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叶公子#guoxue666-com;向问施政的道理,说:“善于施政的人该怎样呢?”回答道:“善于治政的人,要亲近疏远的人,对故旧,要待之如新,不厌弃他们。”墨子听到了,说:“叶公子高没能得到需要的解答,孔子也不能正确地回答。叶公子高难道会不知道善于施政的人,对于处在远方的,要亲近他们,对于故旧,要如同新交一样,不厌弃他们?他是问怎么样去做。不以人家所不懂的告诉人家,而以人家已经知道了的去告诉人家,所以说,叶公子高没能得到需要的解答,孔子也不能正确地回答。”

原文翻译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之良宝也。今用义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之良宝也。”

墨子说:“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这些都是诸侯所说的良宝。它们可以使国家富强、#-666aa;民增多、刑政得到治理、社稷安定吗?#-666aa;们会回答说:不能。之所以认为义是贵重良宝,是因为它们可以使#-666aa;得到利益。而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不能给人利益,所以这些都不是天下的良宝。

叶公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叶公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

现在用义在国家施政,#-666aa;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稷必然安定。义之所以是贵重良宝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能使#-666aa;民得利,而义可以使#-666aa;民得利,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叶公子#guoxue666-com;向问施政的道理,说:“善于施政的人该怎样呢?”回答道:“善于治政的人,要亲近疏远的人,对故旧,要待之如新,不厌弃他们。”墨子听到了,说:“叶公子高没能得到需要的解答,孔子也不能正确地回答。叶公子高难道会不知道善于施政的人,对于处在远方的,要亲近他们,对于故旧,要如同新交一样,不厌弃他们?他是问怎么样去做。不以人家所不懂的告诉人家,而以人家已经知道了的去告诉人家,所以说,叶公子高没能得到需要的解答,孔子也不能正确地回答。”

【原文注释】

〔1〕三棘六异:即三翮(hé)六翼,九鼎之别名。

〔2〕若之何:怎么样。

〔3〕:当作“之”。

〔4〕:当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