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墨子》 » 鲁问 >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子墨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费哉!”原文解释

原文(一)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note-name:志功1志功:动机和效果。而观焉。”

翻译(一)

鲁国国君对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习,一个喜欢将财物#-666dd;#-666aa;家,谁可以作为太子?”墨子答道:“这还不能知道。二子也许是为了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的。钓鱼#-666aa;弓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我希望君主把他们的动机和效果结#-666ff;起来进行观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note-name:学2学:读作“敩(xiáo)”,教的意思。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note-name:让3让:责备。子墨子。子墨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note-name:费4费:为“悖”之借字。哉!”

翻译(二)

有个鲁国#-666aa;让自己的儿子跟随墨子学习,他的儿子战死了,他就责备墨子。墨子说:“你要让我教你的儿子,现在学成了,因战而死,你却怨恨我,这就像卖出买进粮食,粮食卖出去了,反而怨恨一样,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原文翻译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鲁国国君对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习,一个喜欢将财物#-666dd;#-666aa;家,谁可以作为太子?”墨子答道:“这还不能知道。二子也许是为了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的。钓鱼#-666aa;弓着身子,并不是对鱼表示恭敬;用虫子作为捕鼠的诱饵,并不是喜爱老鼠。我希望君主把他们的动机和效果结#-666ff;起来进行观察。”

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其子战而死,其父让子墨子。子墨子曰:“子欲学子之子,今学成矣,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雠,则愠也。岂不费哉!”

有个鲁国#-666aa;让自己的儿子跟随墨子学习,他的儿子战死了,他就责备墨子。墨子说:“你要让我教你的儿子,现在学成了,因战而死,你却怨恨我,这就像卖出买进粮食,粮食卖出去了,反而怨恨一样,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原文注释】

〔1〕志功:动机和效果。

〔2〕:读作“敩(xiáo)”,教的意思。

〔3〕:责备。

〔4〕:为“悖”之借字。

下一篇: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子墨子闻而见之。吴虑谓子墨子:“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子之所谓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乎?”吴虑曰:“有。”子墨子曰:“翟尝计之矣。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籍而以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吴虑谓子墨子曰:“义耳义耳,焉用言之哉?”子墨子曰:“籍设而天下不知耕,教人耕,与不教人耕而独耕者,其功孰多?”吴虑曰:“教人耕者,其功多。”子墨子曰:“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吴虑曰:“鼓而进众者,其功多。”子墨子曰:“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