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琵琶记》 >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餍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餍

明王世贞曰:“高明撰《琵琶记》,填至《吃糠》一折,有‘糠和米一处飞’之句,案上两烛光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这故事虽纯属虚构,仍可见这出戏的动人。

“四不”道出她的困难处境:“四难”道出她的痛苦心情。

被舂杵,被簸扬,道出她的受尽折磨;米贵糠贱,两处分飞,道出她的悲凉处境。形象的比喻,增添了抒情的感染力。李卓吾曰:“一字千哭,一字万哭,曲至此,又可与《西厢》《拜月》兄弟矣。”

在这里旨经据典,毫无意味。

李卓吾曰:“公公、婆婆、媳妇,都不空闲,叫一声有一声滋味,文至此乎!”

正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太公一来,又起排难解忧的作用。可见他是联接关目、推动情节必不可少的角色。

张太公对蔡家的周济,表现了我国人民在艰苦中互相扶持的善良品格。

「山坡羊」(旦上)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体。苦,衣尽典,寸丝不挂体。几番拼死了奴身已,争奈没主公婆谁看取?(合)思之,虚飘飘命怎期?难捱,实丕丕灾共危。

「前腔」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身,战兢兢难捱过的时和岁。这糠,我待不吃你呵,教奴怎忍饥?我待吃你呵,教奴怎生吃?思量起来,不如奴先死,图得不知他亲死时。(合前)奴家早上安排些饭与公婆吃,岂不欲买些鲑菜,争奈无钱可买。不想婆婆抵死埋怨,只道奴家背地自吃了甚么东西。不知奴家吃的是米膜糠秕,又不敢教他知道。便做他埋怨杀我,我也不分说。苦!这糠秕怎的吃得下。(吃吐介)

「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糠那!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好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外净潜上探觑介)

「前腔」(旦)糠和米,来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宽有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呵,米在他方没寻处。奴家恰便是糠呵,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供膳得公婆甘旨?(外、净潜下介)

「前腔」思量我生无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饥死了为怨鬼。只一件,公婆老年纪,靠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时。片时苟活虽容易,到底日久也难相聚。谩把糠来相比,这糠呵,尚兀自有人吃,奴家的骨头,知他埋在何处?(外、净上)媳妇,你在这里吃甚么?(旦)奴家不曾吃甚么。(净搜拿介。旦)婆婆你吃不得。(外)咳,这是甚么东西?

「前腔」(旦)这是谷中膜,米上皮,(外)呀,这便是糠,要他何用。(旦)将来逼逻甚疗饥。(净)咦,这糠只好将去喂猪狗,如何把来自吃?(旦)尝闻古贤书,狗彘食人食,也强如草根树皮。(外净)恁的苦涩东西,怕不噎坏了你。(旦)啮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净)阿公,你休听他说谎,糠秕如何吃得?(旦)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外、净看哭介)媳妇,我元来错埋冤了你,兀的不痛杀我也。(闷倒,旦叫哭介)

「雁过沙」(旦)苦,沈沈向冥途,空教我耳边呼。公公,婆婆,我不能够尽心相奉事,反教你为我归黄土。教人道你死缘何故?公公,婆婆,怎生割舍得抛弃了奴?(外醒介。旦)谢天谢地,公公醒了。公公你(门争)(门坐)。

「前腔」(外)媳妇,你担饥事姑舅。媳妇,你担饥怎生度?(旦)公公且自宽心,不要烦恼。(外)媳妇,我错埋冤了你。你也不推辞,到如今始信有糟糠妇。媳妇,料应我不久归阴府。也省得为我死的,累你生的受苦。(旦扶外起介)公公且在床上安息,待我看婆如何?(叫不醒介)呀,婆婆不济事了。如何是好?

「前腔」婆婆气全无,教奴怎支吾?咳,丈夫呵,我千辛万苦,为你相看顾,如今到此难回护。我只愁母死难留父,况衣衫尽解,囊箧又无。(外)媳妇,婆婆还好么?(旦)婆婆不好了。

「前腔」(外)天那,我当初不寻思,教孩儿往帝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婆婆遂入黄泉路,算来是我相耽误。不如我死,免把你再辜负。(旦)公公休说这话,且自将息。(外)媳妇,婆婆死了,衣衾棺椁,是件皆无。如何是好?(旦)公公宽心,待奴家区处。(末上)福无双降犹难信,祸不单行却是真。老夫为何道此两句?为邻家蔡伯喈妻房赵氏五娘,他嫁得伯喈,方才两月,伯喈便出去赴选。自去之后,连遭饥荒,公婆年纪皆在八十之上,家里更没个相扶持的。甘旨之奉,亏杀这五娘子。把些衣服首饰之类,尽皆典卖,办些粮米,供给公婆,却背地里把糠秕逼逻充饥。这般荒年饥岁,少甚么有三五个孩儿的人家,供膳不得爹娘。这个小娘子,真个今人中少有,古人中难得。那婆婆不知道,颠倒把他埋冤;适来听得他公婆知道,却又痛心,都害了病。如今不免到他家里探望则个。呀,五娘子,你为甚的慌慌张张?(旦)公公,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奴家婆婆死了。(末)咳,你婆婆既死了,你公公如今在那里?(旦)在床上睡着。(末)待我看一看。(外)太公休怪,我起来不得了。(末)老员外快不要劳动。(旦)太公,我婆婆衣衾棺椁,是件皆无,如何是好?(末)五娘子,你不要愁烦,我自有区处。

「玉胞肚」(旦)千般生受,教奴家如何措手?终不然把他骸骨,没棺材送在荒丘?(合)相看到此,不由人不泪珠流,不是冤家不聚头。

「前腔」(末)五娘子,不必多忧,资送婆婆,在我身上有。你但小心承直公公,莫教他又成不救。(合前)「前腔」(外)张公护救,我媳妇实难启口。孩儿去后,又遇饥荒,反衣衫典卖无留。(合前。末)老员外,你请进里面去歇息。待我一霎时叫家僮讨棺木来,把老安人殡敛了。选个吉日,送在南山安葬去。(外)如此,多谢太公周济。

只为无钱送老娘,

须知此事有商量。

归家不敢高声哭,

惟恐猿闻也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