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下 叙传第七十下 第2节
季布忍辱,屈身毁节,申斥上将,朝臣震恐。栾布哀泣,祭奠梁王,田叔殉命,为赵伸张,临危受命,义动明皇。栾布为相,遍历燕、齐,田叔相鲁,民思其政,生前有德,乃享民祠。《季布栾布田叔传》为第七传。
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殒命,淮厉自伤,燕灵哀悼,绝嗣无后,刘肥家族,后代茂盛。东土为王,从岱至海,支庶封王,前后九子。六国反叛,嫡嗣无祀。城阳、济北,分享封土。刘章景王,匡扶汉室。《高五王传》为第八传。
元勋功臣,首推萧何,举荐韩信,镇守关中,竭力供食,输送辎重,修建汉都,营造新宫,修订法规,制定章程。曹参沉静,继承沿革,百姓歌颂,化我淳德。汉之宗臣,是谓相国。《萧何曹参传》为第九传。
留侯张良,袭秦复仇,汉王谋臣,皇室心腹,攻克武关,解厄鸿门。谏言中肯,韩信为王;销毁封印,更改主张;善用良谋,助汉成功;招来四老,太子享国。陈平扰攘,归汉安宁;献计反间,项王孤独;平城解困,擒获韩信;六奇诡计,神鬼莫测。王陵廷争,辞职还家。周勃奋勇,诛灭诸吕,朝中定策,拥立文帝。亚夫守节,吴楚建勋。《张陈王周传》为第十传。
樊哙屠狗,滕公马厩,灌婴商贩,郦商庸夫,攀龙骥尾,俱能封侯。《樊郦膝灌傅靳周传》为第十一传。
张苍秦吏,掌握文书,柱下官吏,了解古籍,既为汉臣,制定律历,度量制度,有章有序。周昌耿直,敢于犯上;任敖勤勉,旧恩感伤。故安执法,责难邓通,请诛晁错,帝臣忠勇,舍己忘生,汉初名臣。《张周赵任申屠传》为第十二传。
食其监门,长揖汉王;巧取陈留,占领敖仓;封锁渡口,谋划有功。陆贾善辩,百越归汉;从容谏言,天下安宁。娄敬戍卒,迁京定都;内强关中,外和匈奴。叔孙奉常,与时俱进,解除戎装,礼仪首创。哲人谋士,国之荣光。《郦陆朱娄叔孙传》为第十三传。
刘长僭狂,淮南厉王。二子反叛,先后灭亡。刘安有才,刘赐愚顽,倒行逆施,下场可叹。《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为第十四传。
蒯通游说,三雄败亡,郦生烹煮,韩信遭殃。田横颠沛,英雄感伤。伍被遭拘,忠奸彷徨,犹豫误判,终遭祸殃。江充恶极,颠覆皇室。息夫诬枉,构陷诽谤。《蒯伍江息夫传》为第十五传。
万石恭谨,幼遇圣君,福祚绵延,惠及子孙,家教谨严,儿孙孝顺,齐民感恩,生前建祠,身教垂范,化被斯民。卫、直、周、张。以善存身。《万石卫直周张传》为第十六传。
文帝三王,代孝二梁,怀王夭折,孝王受宠。内为兄弟,外阻吴楚,怙恃宠爱,骄矜武功,僭越制度,无视朝廷,皇权冲突,祸殃显露。景帝爱怜,封国五分,德不堪宠,四支绝嗣。《文三王传》为第十七传。
贾生有才,弱冠登朝。文帝赏识,屡上奏章,暴秦告诫,三代是因。建设藩国,强本固根,吴楚合纵,頼谊之功。《贾谊传》为第十八传。
爰盎慷慨,谏言廷辩,揽辔正席,分析利害。晁错英才,智小谋大,祸福转换,倏忽迅疾,谋定国事,惨遭腰斩。《爰盎晁错传》为第十九传。
释之廷尉,掌管刑狱,持法公正,百姓称平。冯唐直言,魏尚获赦,文帝纳谏,明主善断。汲黯刚直,义形于色,下折淮南,上正武帝。郑公荐贤,于兹为德。《张冯汲郑传》为第二十传。
荣辱有加,掌控时机,忠言谏上,惟德堪任。依頼忠正,君王采之。《贾邹枚路传》为第二十一传。
窦婴外戚,沾沾自喜,崇尚义气,爱慕名声。灌夫武夫,骄矜好勇。田蚡恃宠,有德有凶,纤细过节,终致祸殃。安国坠车,王恢用兵,天命悲催,人咎难辞。《窦田灌韩传》为第二十二传。
景帝有子,封王十三,文帝余庆,得以子藩。鲁恭馆室,江都轻薄;赵敬邪恶,中山酗酒;长沙寂寞,广川无声;胶东不信,常山骄横。四国绝祀,河间贤明,修订礼乐,汉室俊英。《景十三王传》为第二十三传。
李广恭敬,获取士心,控弦贯石,威动北狄,征战七十,终死于军。李敢愤怒,怨恨卫青,将帅龃龉,死于非命。李陵勇武,远征匈奴,一念之差,辱没祖宗。苏武守节,不辱使命。《李广苏建传》为第二十四传。
卫青威武,上将元首。征伐猃允,恢复朔方。七征七胜,战车驰骋,合围单于,北登阗颜。骠骑冠军,飙如疾风,迅如闪电,六次长驱,电击雷霆,饮马瀚海,封狼居山,西窥大河,列郡祁连。《卫青霍去病传》为第二十五传。
儒学宗师,首推仲舒,诸侯国相,修身治国,辞官家居,收徒讲学,论道著书,皆有明法。朝廷垂询,汉代大儒。《董仲舒传》为第二十六传。
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寓言淫丽,托讽始终,多识博物,广采博收,文采华美,赋颂为宗。《司马相如传》为第二十七传。
公孙弘相,明察博闻,垂暮老人,再入金门,既登爵位,禄赐贤士,布衾疏食,用俭饬身。卜式耕牧,堪明其志,圣君感悟,授爵授职。倪宽勤勉,束发修学,位列名臣,辅佐从政。《公孙弘卜式兒宽传》为第二十八传。
张汤显贵,尽职尽责,献媚天子,宵旰忘食,既受宠幸,终遭陷害。安世温良,蒙受恩典,子孙奉职,皇恩优渥。《张汤传》为第二十九传。
杜周判案,唯上深浅,巧取豪夺,幸而免祸。延年宽和,列于名臣。杜钦设谋,弘论有宜。《杜周传》为第三十传。
张骞持节,凿通西域;贰师秉钺,身死匈奴。张骞封侯,贰师遭祸。《张骞李广利传》为第三十一传。
呜呼史迁,蒙受腐刑!幽而发愤,乃思乃精,错综群言,古今为经,总成一家,史学为宗。《司马迁传》为第三十二传。
武帝六子,昭、齐无嗣。燕刺谋逆,广陵诅咒。昌邑短命,刘贺失据。戾园太子,遭巫不幸,宣帝曾孙,继承大统。《武五子传》为第三十三传。
武帝威武,开疆拓土,文武焕然,四夷降服。严助、主父、淮南刘安,数子行为,皆有德行,不忠其身,善谋于国。《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为第三十四传。
东方善辞,诙谐倡优,讥讽上林,拦阻董偃,谏诤奢华,怀肉污殿,行为放纵,逢时不遇。《东方朔传》为第三十五传。
公孙内宠,屈氂王子。千秋申冤,宜春旧仕。敞、义附霍,无益朝政。郑弘惟政,万年容己。陈咸拒诲,孰为不子?《公孙刘田杨王蔡陈郑传》为第三十六传。
王孙裸葬,胡建斩将。朱云讦禹,梅福刺凤,堪为狂狷,云敞中庸。《杨胡朱梅云传》为第三十七传。
霍光辅政,受命武皇,昭帝短寿,再立新皇。昌邑不堪,宣帝即位,安定社稷,权比阿衡。怀禄恃宠,渐显不祥,阴妻叛逆,霍氏遭殃。秺侯狄人,谦恭忠信,累世载德,福及子孙。《霍光金日磾传》为第三十八传。
兵家谋略,惟在不战。充国威武,立功立论,屯田妙策,宣帝采信。武贤父子,虎臣之俊。《赵充国辛庆忌传》为第三十九传。
义阳楼兰,常惠昆弥,郑吉日逐,义成郅支。陈汤散漫,遭人毁谤;会宗勤事,西域豪俊。《傅常郑甘陈段传》为第四十传。
不疑机敏,应变有节,辞霍婚姻,逡巡归隐。疏广善终,散金娱老。定国福祚,受教父考。广德、当、宣,近于知耻。《隽疏于薛平彭传》为第四十一传。
四皓遁秦,古之逸民,不屈不挠,严平、郑真。吉困刘贺,不受污染;贡禹年老,惟德做官。龚舍正身,龚胜善道;郭钦、蒋诩,避世修好。《王贡两龚鲍传》为第四十二传。
韦贤肃静,闻《诗》闻《礼》。玄成退让,继任丞相。汉之宗庙,叔孙定制,孝元改革,儒生变度。国家文献,记载其事。《韦贤传》为第四十三传。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