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齐民要术》 > 种榖楮第四十八

种榖楮第四十八原文解释

《说文》曰:“榖者,楮也。”

按: 今世#-666aa;乃有名之曰“角楮”,非也。盖“角”、“榖”声相近,因讹耳。其皮可以为纸者也。

【注释】

《说文》无“者”字。《说文》无“ ……者 ……也”例,“者”,后#-666aa;误入。榖、楮、构三名是同一种树,即今桑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其树皮是造纸原料。

【翻译】

《说文》说:“榖,就是楮。”

(思勰)按: 现在有#-666aa;把这种树叫作“角楮”,是不对的。这是因为“角”和“榖”读音相近,所以弄错了。榖是一种树皮可以造纸的树。

楮宜涧谷间种之。地欲极良。秋上楮子熟时,多收,净淘,曝令燥。耕地令熟。二月,耧耩之,和麻子漫散之,即劳。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 若不和麻子种,率多冻死。 明年正月初,附地芟杀,放火烧之。一岁即没#-666aa;。 不烧者瘦,而长亦迟。

三年便中斫。 未满三年者,皮薄不任用。 斫法: 十二月为上,四月次之。非此两月而斫者,楮多枯死也。 每岁正月,常放火烧之。自有干叶在地,足得火燃。不烧则不滋茂也。 二月中,间生僻字_古文自编29691号去恶根。生僻字_古文自编29691号者地熟楮科,亦所以留润泽也。

移栽者,二月莳之。亦三年一斫。 三年不斫者,徒失钱无益也。

指地卖者,省#-666ii;而利少。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 其柴足以供燃。 自能造纸,其利又多。

种三十亩者,岁斫十亩;三年一遍。岁收绢百匹。

【注释】

“四月”,各本及《四时纂要》、《辑要》引并同,有问题。启愉按: 阴历十二月树木尚在休眠期,此时斫树根#-666ff;时。正月回暖,树液开始流动,此时斫树没有十二月好,但也不失为“次之”。等到四月,树液流动旺盛,此时斫树,如何能与十二月同样适时?四月未入雨季,天旱多风,尤为不利。砍斫失时,树多“枯死”,正是由于根压加强,树液流失过多,又兼天热之故。况且,正月根颈部脱离休眠,开始复苏,《要术》各种榆的平茬和烧茬都掌握在正月,以促使根系发育和潜伏芽的早发。所以,“四月”明显不#-666ff;理,应是“正月”之误,而沿误已久。

小楮树都是三年一斫,斫后烧过,促使速长新株。这里每年正月都要烧一次,则是烧长着的植株,也能促使长茂,有所不明。

【翻译】

楮树宜于种在山涧山谷之间。地要极肥沃。秋天楮树果实成熟时,多多采收,用水汰洗清净,取出晒到干燥。把地耕整匀熟。二月,用耧耩地,和进大麻子一同撒播,随即耢盖。从秋到冬仍然把麻株留着,不要割掉,作用是给楮苗保暖。如果不和进麻子混种,楮苗大多会冻死。 到明年正月初,贴近地面平茬砍去,放火烧它。这样,长满一年,就长到比#-666aa;#guoxue666-com;了。不烧茬的话,新苗瘦弱,而且生长也慢。

长满三年,便可以砍来剥皮了。未满三年的,皮太薄,不#-666ff;用。 砍法:十二月最好,(正)月次之。不是这两个月砍去的,楮树大多会枯死。 每年正月,常要放火烧过。地里自然有干叶留着,足够引火助燃的。如果不烧过,就长不茂盛。 二月中,间掘去其中恶劣的根株。生僻字_古文自编29693号掘过,地匀熟了,科条长得茂盛,同时也使土壤保持润泽。

移栽的,二月间移栽。也要三年砍去收获一次。三年不砍收,白白损失钱财,没有益处。

指着楮林趸批地卖给#-666aa;家,#-666aa;工是省了,但利益也少。煮过剥下皮来卖的,虽然劳累些,但利益也大。它的柴枝足够供应烧煮。 假如能够自家造纸,那利益就更加大了。

种三十亩地的楮树,每年砍收十亩;三年一个循环。每年可以收得一百匹绢。

下一篇:漆第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