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轻废原文解释
【原文】
典章故事1典章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有一时废革遂不可复者。牧守铜鱼
2铜鱼:铜制鱼形符信,州郡长官用以证明身份之用,或是调兵遣将的凭证。之制,新除刺史给左鱼
3左鱼:鱼符沿其侧视从头至尾的中线剖为两片,左片有三至五枚不等,由朝廷保管。,到州取州库右鱼
4右鱼:鱼符的右片,由州郡或将领保管,只有一片,刻有保存单位。#-666ff;契:左右两片合一无误,即执行命令。合契。周
5周:五代时期,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51—960)。显德:后周年号(954—960)。显德六年,诏以特降制书,何假符契?遂废之。唐两省
6两省:唐代称中书省、门下省为两省。官上事,宰臣送上,四相共坐一榻,各据一隅,谓之押角
7各据一隅,谓之押角:据唐代李涪《刊误·压角》:“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床,南坐于西隅,谓之压角。”唐代中书门下省官员举行上任仪式,在厅堂北首设几案,新任者面南凭几而坐,处理三项事务,宰相则在新任者西边一隅单#-666ll;设座,并排而坐,称为“压角”。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引用这条材料,误抄为“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南,坐于四隅,谓之押角。”(参张富祥注说《容斋随笔》。)由“西”而误为“四”,洪迈又误读为“四相”。。晋
8晋:五代时期,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936—946)。天福:后晋年号(936—944)。天福五年,敕废之。

【翻译】
旧的典章制度,有一旦废除就不能再恢复的。太守使用铜鱼的制度,新授刺史发给左鱼,到州以后取出州库的右鱼#-666ff;契验证。后周显德六年,下诏说任官时特下诏书,哪里还须符契?就废除了这一制度。唐代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上任仪式,宰相亲临现场,四位宰相同坐一榻,各占一角,称为押角。后晋天福五年,下诏废除了。
原文 | 翻译 |
典章故事,有一时废革遂不可复者。牧守铜鱼之制,新除刺史给左鱼,到州取州库右鱼合契。周显德六年,诏以特降制书,何假符契?遂废之。唐两省官上事,宰臣送上,四相共坐一榻,各据一隅,谓之押角。晋天福五年,敕废之。 | 旧的典章制度,有一旦废除就不能再恢复的。太守使用铜鱼的制度,新授刺史发给左鱼,到州以后取出州库的右鱼#-666ff;契验证。后周显德六年,下诏说任官时特下诏书,哪里还须符契?就废除了这一制度。唐代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上任仪式,宰相亲临现场,四位宰相同坐一榻,各占一角,称为押角。后晋天福五年,下诏废除了。 |
【原文注释】
〔1〕典章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
〔2〕铜鱼:铜制鱼形符信,州郡长官用以证明身份之用,或是调兵遣将的凭证。
〔3〕左鱼:鱼符沿其侧视从头至尾的中线剖为两片,左片有三至五枚不等,由朝廷保管。
〔4〕右鱼:鱼符的右片,由州郡或将领保管,只有一片,刻有保存单位。#-666ff;契:左右两片合一无误,即执行命令。
〔5〕周:五代时期,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51—960)。显德:后周年号(954—960)。
〔6〕两省:唐代称中书省、门下省为两省。
〔7〕各据一隅,谓之押角:据唐代李涪《刊误·压角》:“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床,南坐于西隅,谓之压角。”唐代中书门下省官员举行上任仪式,在厅堂北首设几案,新任者面南凭几而坐,处理三项事务,宰相则在新任者西边一隅单#-666ll;设座,并排而坐,称为“压角”。宋代庞元英《文昌杂录》引用这条材料,误抄为“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南,坐于四隅,谓之押角。”(参张富祥注说《容斋随笔》。)由“西”而误为“四”,洪迈又误读为“四相”。
〔8〕晋:五代时期,石敬瑭灭后唐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936—946)。天福:后晋年号(936—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