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刘歆不孝

刘歆不孝原文解释

【原文】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刘歆事父虽不载不孝之迹,然其议论每与向异同。故向拳拳于国家,欲抑王氏以崇刘氏,而歆乃力赞王莽,唱其凶逆,至为之国师公,又改名秀以应图谶,竟亦不免为莽所诛,子棻、女愔皆以戮死。使天道每如是,不善者其知惧乎!

【翻译】

事奉双亲孝顺,必然对君主忠诚,所以忠臣必定出于孝子之门。刘歆事奉父亲虽然未见有不孝之事,然而他的言论常常与其父刘向不#-666ff;。所以刘向对国家忠心耿耿,想要抑制外戚王氏而尊崇刘氏,而刘歆竟然极力吹捧王莽,助其为逆,甚至做了王莽的国师公,又改名刘秀以应图谶,最后也不能幸免被王莽杀害,儿子刘棻、女儿刘愔也都死了。假如天道一直如此惩恶扬善,作恶者怕是知道畏惧了吧!

原文翻译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刘歆事父虽不载不孝之迹,然其议论每与向异同。故向拳拳于国家,欲抑王氏以崇刘氏,而歆乃力赞王莽,唱其凶逆,至为之国师公,又改名秀以应图谶,竟亦不免为莽所诛,子棻、女愔皆以戮死。使天道每如是,不善者其知惧乎!

事奉双亲孝顺,必然对君主忠诚,所以忠臣必定出于孝子之门。刘歆事奉父亲虽然未见有不孝之事,然而他的言论常常与其父刘向不#-666ff;。所以刘向对国家忠心耿耿,想要抑制外戚王氏而尊崇刘氏,而刘歆竟然极力吹捧王莽,助其为逆,甚至做了王莽的国师公,又改名刘秀以应图谶,最后也不能幸免被王莽杀害,儿子刘棻、女儿刘愔也都死了。假如天道一直如此惩恶扬善,作恶者怕是知道畏惧了吧!

扩展阅读

【注释】

国师公:王莽代汉,刘歆为国师、嘉新公。

改名秀以应图谶(chèn):《汉书·刘歆传》:“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应劭注:“《河图赤伏符》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故改名。”图谶,方士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之类的隐语和预言,始于秦,盛于东汉。

棻(fēn):即刘棻。王莽时为侍中,曾随扬雄学文字学,后因擅自造作符命被杀。愔(yīn):即刘愔。为王莽儿媳,地皇二年〔21〕被迫自杀。棻、愔之死,皆在刘歆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