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职致仕原文解释
【原文】
熙宁以前,待制1待制:宋代于各殿阁皆置待制之官,如保和殿、龙图阁、天章阁待制之类。为典守文物之官,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学士致仕者,率迁官而解其职。若有疾就闲者,亦换为集贤院学士,盖不以近职处散地
2不以近职处散地:因为诸殿阁职名贵重,故如此。散地,闲散职位。也。带职致仕,方自熙宁中王素
3王素:王素(1007—1073),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666aa;。宰相王旦之子,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始。后改集贤学士为修撰,政和中又改为右文
4右文:官名。全称为“右文殿修撰”,为当时九等贴职之第二等。云。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666nn;宗熙宁以前,待制学士致仕的,一般都予以调动再解除职务。如果有病改任闲职,也换成集贤院学士,这是不让近侍官处散地。近侍官带职致仕,是从熙宁年间王素开始的。后来改集贤学士为集贤殿修撰,政和年间又改为右文殿修撰。
原文 | 翻译 |
熙宁以前,待制学士致仕者,率迁官而解其职。若有疾就闲者,亦换为集贤院学士,盖不以近职处散地也。带职致仕,方自熙宁中王素始。后改集贤学士为修撰,政和中又改为右文云。 | #-666nn;宗熙宁以前,待制学士致仕的,一般都予以调动再解除职务。如果有病改任闲职,也换成集贤院学士,这是不让近侍官处散地。近侍官带职致仕,是从熙宁年间王素开始的。后来改集贤学士为集贤殿修撰,政和年间又改为右文殿修撰。 |
【原文注释】
〔1〕待制:宋代于各殿阁皆置待制之官,如保和殿、龙图阁、天章阁待制之类。为典守文物之官,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
〔2〕不以近职处散地:因为诸殿阁职名贵重,故如此。散地,闲散职位。
〔3〕王素:王素(1007—1073),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666aa;。宰相王旦之子,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
〔4〕右文:官名。全称为“右文殿修撰”,为当时九等贴职之第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