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古人无忌讳

古人无忌讳原文解释

原文(一)

古人无忌讳。如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命之哭。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有父死将出哭于巷者,曾子曰:“反哭于尔次。”北面而吊焉。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哭于子贡寝门之外,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

翻译(一)

#-666aa;没有忌讳。例如季武子建成住宅,杜家的坟墓原本在住宅的西边台阶下,杜家#-666aa;请求将亡者迁出#-666ff;葬,季武子答应了。杜家#-666aa;进入住宅却不敢哭,季武子允许他们哭泣。曾子与客人立在门边,他有个弟子父亲死了要到街巷里去哭,曾子说:“回到你的房间去哭吧。”曾子面向北方吊唁逝者。伯#guoxue666-com;死在卫国,他的家人向孔子报丧。孔子说:“他是通过子贡和我见面认识的,我去子贡家哭吧。”于是在子贡寝门之外哭丧,命子贡充当伯高的丧主,说:“凡因为你的关系而来哭伯高的人,你就拜谢他。”

原文(二)

夫以国卿之寝阶,许外人入哭而葬;己所居室而令门弟子哭其亲;朋友之丧而受哭于寝门之外,今人必不然者也。圣贤所行,固为尽礼,季孙宿亦能如是。以古方今,相去何直千万也

翻译(二)

身为国卿,其住宅台阶下,允许外#-666aa;进来哭悼迁葬;自己家的房屋而让门下弟子哭悼其父;朋友之丧而能接受在寝门外哭丧,现在的#-666aa;一定不会如此。圣贤所作,固然是为了尽礼,季孙宿竟也能这样。以古代比较当今,相差何止千万。

原文翻译

古人无忌讳。如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命之哭。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有父死将出哭于巷者,曾子曰:“反哭于尔次。”北面而吊焉。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哭于子贡寝门之外,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

#-666aa;没有忌讳。例如季武子建成住宅,杜家的坟墓原本在住宅的西边台阶下,杜家#-666aa;请求将亡者迁出#-666ff;葬,季武子答应了。杜家#-666aa;进入住宅却不敢哭,季武子允许他们哭泣。曾子与客人立在门边,他有个弟子父亲死了要到街巷里去哭,曾子说:“回到你的房间去哭吧。”曾子面向北方吊唁逝者。伯#guoxue666-com;死在卫国,他的家人向孔子报丧。孔子说:“他是通过子贡和我见面认识的,我去子贡家哭吧。”于是在子贡寝门之外哭丧,命子贡充当伯高的丧主,说:“凡因为你的关系而来哭伯高的人,你就拜谢他。”

夫以国卿之寝阶,许外人入哭而葬;己所居室而令门弟子哭其亲;朋友之丧而受哭于寝门之外,今人必不然者也。圣贤所行,固为尽礼,季孙宿亦能如是。以古方今,相去何直千万也。

身为国卿,其住宅台阶下,允许外#-666aa;进来哭悼迁葬;自己家的房屋而让门下弟子哭悼其父;朋友之丧而能接受在寝门外哭丧,现在的#-666aa;一定不会如此。圣贤所作,固然是为了尽礼,季孙宿竟也能这样。以古代比较当今,相差何止千万。

扩展阅读

【注释】

“季武子成寝”几句:《礼记·檀弓上》:“……入宫而不敢哭。武子曰:‘#-666ff;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命之哭。”季武子,鲁国公子季友的曾孙季孙宿。成寝,建成住宅。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几句:语出《礼记·檀弓上》。次,房舍。

“伯#guoxue666-com;死于卫”几句:《礼记·檀弓上》:“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于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伯高,#-666aa;名。卫,古国名。赐,即端木赐,字子贡,卫国#-666aa;

【注释】

季孙宿:即季武子。

直: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