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礼不讲原文解释
【原文】
唐封拜后妃、王公及赠官2赠官:对已故官员或现官已故直系亲属(曾祖、祖父母、父母、妻室)追封的荣誉职衔。,皆行册礼。文宗大和四年,以裴度守
3守:唐代官制,官阶低而职事#guoxue666-com;者称“守某官”。平章重事:平章#-666kk;国重事的简称。初为非侍中、中书令而任宰相者的加号。后演变为官名。司徒、平章重事,度上表辞册命,其言云:“臣此官已三度受册,有?
4?:?(tiǎn),惭愧。面目。”从之。然则唐世以为常仪,辞者盖鲜。唯国朝以此礼为重,自皇后、太子之外,虽王公之贵,率一章乞免即止,典礼益以不讲,良为可惜!

【翻译】
唐代封拜后妃、王公以及赠官,都要举行册礼。唐文宗大和四年,任裴度守司徒、平章#-666kk;国重事,裴度上表辞谢册命,奏表里说:“臣为此官已经三次受到册封,深感惭愧。”皇帝依了他。如此看来唐代以册礼为寻常礼仪,辞谢不受的#-666aa;很少。唯有国朝以此册礼为重,除皇后、太子之外,即使贵为王公,也大多是一上奏请求免于册封就取消了,典礼也越来越不讲求,实在可惜!
原文 | 翻译 |
唐封拜后妃、王公及赠官,皆行册礼。文宗大和四年,以裴度守司徒、平章重事,度上表辞册命,其言云:“臣此官已三度受册,有?面目。”从之。然则唐世以为常仪,辞者盖鲜。唯国朝以此礼为重,自皇后、太子之外,虽王公之贵,率一章乞免即止,典礼益以不讲,良为可惜! | 唐代封拜后妃、王公以及赠官,都要举行册礼。唐文宗大和四年,任裴度守司徒、平章#-666kk;国重事,裴度上表辞谢册命,奏表里说:“臣为此官已经三次受到册封,深感惭愧。”皇帝依了他。如此看来唐代以册礼为寻常礼仪,辞谢不受的#-666aa;很少。唯有国朝以此册礼为重,除皇后、太子之外,即使贵为王公,也大多是一上奏请求免于册封就取消了,典礼也越来越不讲求,实在可惜! |
【原文注释】
〔1〕册礼:册立、册封的礼仪。
〔2〕赠官:对已故官员或现官已故直系亲属(曾祖、祖父母、父母、妻室)追封的荣誉职衔。
〔3〕守:唐代官制,官阶低而职事#guoxue666-com;者称“守某官”。平章重事:平章#-666kk;国重事的简称。初为非侍中、中书令而任宰相者的加号。后演变为官名。
〔4〕?:?(tiǎn),惭愧。